【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紐約時報》報導,舊金山灣區某地有個神祕如CIA的Google(谷歌)實驗室,有滿地跑的機器人和軟體。而電力工程師只做一件事:逐夢想像未來。
實驗室裡,冰箱和網路連線,東西快吃完時自動叫貨;進餐的盤子會貼圖文到社群網站,公告周知你正在吃什麼;你的機器人進辦公室,你自己穿睡衣留在家裡。
這些異想天開的點子和Google的核心搜尋業務大異其趣,而且只是Google X目前一百個逐夢點子裡的少數例子。點子大多數還在概念階段,但兩位聽過Google高層簡報的人士說,其中一個產品可能在年底前發表。至於是什麼產品,到時自知。
在絕大多數矽谷公司,創新意指開發線上app或廣告,但Google自我定位十分傳統,追求的是突破新境的研究/發展,一如一九七○年代開發現代個人電腦的Xerox PARC。
Google創辦人布林非常深入參與Google X,他和另一創辦人佩吉合作擬訂實驗點子,執行長施密特和其他頂層主管也共襄盛舉。布林說,他的時間花在構想相當遙遠的方案上,希望哪天有些能成為關鍵業務。
有個點子是去年公布的Google無人汽車。報導說,Google對美國車廠的創新精神很不滿意,考慮在美國量產無人汽車,可能出售無人車的導航或資訊科技。
機器人在Google X扮演重要角色。Google對機器人早有興趣,布林有一次就派一具機器人代為出席會議。機器人協助Google收集資訊,取代人類從事Google Map的街景攝影。Google X產生的機器人將會進入住家或辦公室去工作,或供人遠距工作。
另一構想是Web of things:萬物之網,將一切事物連網。Google認為,每次任何人上網,Google都有好處,因此,不是電腦,其他家用品和穿戴物品連網,對Google都有益處。
所以,無事不能連網:花園的盆栽(遠距澆水)、咖啡壺(控煮咖啡)、燈泡(遠距關燈)。Google今年五月說,年底前要推出和Android裝置互通的連網燈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