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慧開法師(佛光大學佛教學院院長、南華大學生死學系教授)
賈伯斯講的第三個故事,是關於死亡。賈伯斯不愧是學佛參禪的根器,當年少之時,絕大多數人都還懵懵懂懂的,他就已經知道觀照「死亡」,而且還進一步運用「念死」法門在他的日常生命思惟與抉擇之中。
他十七歲時讀到一則格言,內容大致是:「如果你把每一天,都當作生命中的最後一天來過的話,將來有一天你會肯定,這樣的想法是對的。」
這句話讓他印象深刻,在往後的三十三年裡,賈伯斯每天早上都會照著鏡子問自己:「如果今天是我生命中最後一天的話,我還會去做我今天原本打算要做的事情嗎?」如果連續太多天答案都是「No」的話,他就知道事情必須有所改變了。
「牢記自己不久就會死」,是協助賈伯斯在人生中作重大抉擇時,所用過最重要的方法。因為幾乎一切事物——所有外界的期望、所有的自尊、所有面對困窘或失敗的恐懼——在面對死亡時,都消失了,留下來的只有真正重要的東西。賈伯斯說:「牢記自己快死了,是我所知避免落入『自以為有所得失』的陷阱裡最好的方法。你已經一無所有了,沒有理由不傾聽自己內在的心聲。」
賈伯斯的生死觀,的確超乎常人;不過「理可頓悟,事須漸修」,之前這些都還是就生死哲「理」上的領悟而言,後來他終於面臨了生死大「事」上的考驗。
二○○四年,他被診斷出得了癌症,斷層掃描清楚顯示他的胰臟長了一個瘤,那時他連胰臟是什麼都不知道。醫生告訴他:這種癌症幾乎可以確定是治不好的,預估他大概活不過三到六個月了。醫生建議他回家,把家務事料理好,這等於是要他開始準備後事的醫囑。
賈伯斯說那是他最接近死亡的時候,而他希望那也是未來二、三十年內最接近的一次。在此之前,「死亡」對賈伯斯而言,只是個純粹理性的概念,自從經歷了那一次病危的事件之後,他可以比以前更為肯定地告訴史丹佛大學的學生下面這些話:「沒有人想死,即使那些想上天堂的人,也不希望死了才上天堂。然而死亡是我們共有的終點,從不曾有人逃過。而它也應該就是如此,因為『死亡』很可能就是『生命』頂尖的發明,它是生命交替的動力,送走老人們,讓路給新生代。現在你們是新生代,但是不久的將來,你們也會逐漸老化,而被送出人生的舞台。抱歉講得這麼戲劇化,但也的確是如此。」
我在各地演講「生命的永續經營觀」時,不斷強調:「死亡只是生命的一個轉換現象與階段,絕對不是墮入終結,而是邁向另一個嶄新的開始。換一個角度來看,就是因為有死亡期限的警惕,我們的生命才會活得更為積極而充實。」
罹患重病的親身經歷,讓賈伯斯的生死觀更為成熟,但是很可惜賈伯斯沒有機緣遇到我,否則我會告訴他:「你不需要死了才上天堂,你可以活著就上天堂!」我說這話可不是開玩笑隨便講的,就佛法而論,真正高竿的往生,不論是上天堂,還是到佛國淨土,本來就不是「等到死了以後」才去的,而是「在活著的時候」就以正念的力量拋卻了這個臭皮囊,瀟灑地去了。(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