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觀琰綜合外電報導】美國波士頓藝術博物館近日展出館藏珍品,包括南宋浙江省寧波地區民間佛畫家周季常、林庭珪的〈五百羅漢‧應身觀音圖〉,為其百幅《五百邏漢圖》之一,輾轉流傳八百餘年,成為研究南宋道釋人物畫的重要史料。
〈應身觀音圖〉為立軸,絹本設色、長約一百一十二公分、寬約五十三公分,圖中央一尊十一面觀音,坐在方椅上,左右有四名羅漢,還有兩位分別持毛筆和紙者,旁有一侍童端硯池。畫面描繪工整細緻,線條富有變化。
〈應身觀音圖〉原是周季常、林庭珪應明州惠安院僧人羲紹之約,歷時十餘年繪製而成的佛畫作品。
作品上金泥銘文記載,唐天右元年 (西元九○四年)惠安院青山頂有十六羅漢示現,故稱羅漢院,羅漢信仰在此地興起,至南宋紹羲住持惠安院時,約請周季常、林庭珪作百幅邏漢以作供養,其中亦繪有供養人像及紹羲、周、林二人肖像。
據史載,直至南宋,才有五百羅漢之說興起,造像流布,促成道釋人物畫的發展,周季常、林庭珪百幅五百羅漢畫也應運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