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人者成其道,
抑人者損其德。
愛人者得人望,
害人者失人心。
「有容乃大」是人人耳熟能詳的一句成語,「宰相肚裡能撐船」也是常聽聞的俚語,這兩句都能用來解釋星雲大師「容人者成其道」這句話。
一個人能位極人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必定才高八斗,學富五車,但是要當良相,還要具備好德行好修養,更重要的是要能容得下各種批評和建議,也就是要有包容心,即「宰相肚裡能撐船」,才稱得上良相,才能真正佐國並實現自己的理想而成其道,這即是「有容乃大」。
當宰相的如此,一般老百姓亦如是,心胸寬大有包容心能包容人,是極高的修養,要不嫉妒、不計較、不生氣、不抱怨……很難完全做到,故若能做到,離成道就近了。相反的,「抑人者損其德」壓抑別人,不讓人出頭,顯現自己度量小,愛嫉妒、愛計較……,有失寬厚的德行。
「愛人者得人望」是必然的。《孟子˙離婁章》曰:「君子所以異於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 人恆敬之。」古聖先賢早就教導我們愛人者得人望。心中有愛,愛即是仁,形之於外的,就是禮,就是敬;待人有愛,又有禮敬,別人自然也以愛以敬以禮相待,所以愛人者人恆愛之。
反之,「害人者失人心」也是必然。害人,不論是損人利己或損人不利己,只要是害人、損人,就不受歡迎,人見人厭故而遠離你;如此不得人緣,當然就不容易得人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