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新北訊】十九歲的詹佳鑫原本覺得母親嘮叨,大考後才發現母親的話是股溫暖的能量,包圍他的生命;他寫下母親的叮嚀,作品〈無聲的催眠〉獲得新北市文學獎新詩類第一名。
「十一點,母親從市場買回一株仙人掌,她說/抗輻射。而我始終被多次的生活所螫/母親不知,只問我有沒有吃好、睡好。」詹佳鑫從台北市建國中學畢業,今年進入台灣大學中文系,這首〈無聲的催眠〉寫的正是高中三年級的生活寫照。
詹佳鑫表示,寫這首詩時他剛考完學科能力測驗,腦中仍迴盪著考前「水深火熱」的記憶。清晨他和母親共進早餐,母親不斷地訴說生活瑣事,他靜靜地聽,發現這些再尋常不過的關心和嘮叨,早已形成「無聲的催眠」,支持著自己,而他只專注於考試,卻忽略了「真正的時差,原來是母子間的內心距離」。
詹佳鑫說,母親的學歷不高,是個傳統務實的女性;他投稿無數,曾參加建中紅樓文學獎、金陵文藝獎、台北文學獎、全國學生文學獎,但母親永遠只問「獎金有多少」。
詹佳鑫得到新北市文學獎新詩類第一名,但這首〈無聲的催眠〉卻沒給故事主角母親看過,他靦腆地說:「或許真的該給她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