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水里訊】為讓早期以竹編工藝聞名的永興社區居民,找回共同的記憶,南投縣水里鄉永興數位中心輔導社區婆婆媽媽,研習傳統竹編技藝,在昨天舉辦的成果展中,展示許多婆婆媽媽巧手製作的竹編時鐘、提袋、提簍,精緻又實用,令人驚豔。
水里數位機會中心負責人魏秀榮表示,舊名牛轀轆的永興社區,以前滿山都是竹林,就有學員參加竹編課後,提起其父親就是個竹編高手,家中許多器具都是老爸親手編製,但老爸的手藝沒傳下來,這次參加竹編研習,感覺就像重拾傳家寶一樣,讓人充滿感恩與懷念。
永興竹編研習是朝陽科大輔導水里數位中心第三年的「創新鄉村社區人文發展計畫」重點項目,選擇最貼近社區居民的竹編工藝傳承,二十多名社區婆婆媽媽,從剖竹、削竹到為竹片定寬等「基本工」開始學起,經過三個多月,如今已能編出精緻的竹編提袋。
朝陽科大數位機會中心計畫主持人李富民與李麗華指出,永興社區居民重拾竹編傳統技藝的過程與成果,也運用數位科技全程記錄、保存與傳播,希望讓更多民眾了解及體驗不同城鄉特色與各項學習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