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礦野蠻破壞 萬里長城瀕危

 |2011.10.25
1113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報導】全長六千四百公里的萬里長城,每年吸引了超過上百萬觀光客,不斷耗損,現在又出現新的危機,因為長城附近多處進行礦場開發,長期挖掘下來,長城恐怕總有一天會崩垮。

新華社報導,受礦業開發和環境破壞等影響,長城很多段落出現坍塌甚至徹底消失。有評論說,萬里長城歷經滄桑洗禮而屹立不倒,如今卻毀於政府的忽視和商業開發行為。

像是古代明長城的精華段落,位於距北京大約二百公里的河北省萊源縣境內,但這裡有十幾個小型礦坑長期在長城腳下開採銅、鐵等,最近的距長城不到一百公尺,這裡長城的主要牆體已經坍塌甚至消失。

古長城在其他省分也同樣受損,以礦業基地內蒙古最嚴重。呼和浩特北部大青山的秦漢長城,日前就被攔腰挖開採礦,鑽井機直接架在長城上,探礦溝已經深入到長城的地基下面,雖經當局制止,但為時已晚。

同樣在呼和浩特,清水河縣境內的古代明長城一年前也遭到非法礦業開採的破壞。內蒙古自治區文物保護行政執法大隊隊長王大方說,採礦業動用大型機械挖掘長城主體,以「釜底抽薪」的方式破壞,讓長城將近一千平方公尺左右的面積受損,「有一段已經搖搖欲墜,底下都空了」。

中國長城學會副會長董耀會解釋這個現象,礦業開採屬當地國土資源局審查範圍,而長城保護是文物保護局的職責,「當很多礦業開採具有合法審批許可時,文物保護部門就無能為力」。

董耀會說,二○○六年曾有一份保護長城的法規,「但長城太長很難實施」,加上地方政府對維護的整體認知太低,情況就持續惡化。

他特別指出,提到長城,大家總會想到最知名的那些段落,以為其他段落情況也一樣。對旅遊區以外長城的損毀情況,民眾所知甚少。

一名英國攝影師特別選定一百年前拍攝過的一百四十個長城景點,回到同一個地點,再拍下來做比較,許多地方都見到缺損。這位英國攝影家說:「這告訴人們,即便是中國的萬里長城,世界上最偉大的建築物,也不會永遠留在那裡。」

美國《新聞周刊》將萬里長城評為世界十大瀕危文化遺產之一,該如何保護萬里長城,大陸當局要開始深思。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