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記者羅智華
天涼好個秋!揮別令人揮汗如雨的炎熱夏天,轉眼間時序已經來到涼風怡人的秋季,這個涼爽的季節也是「出走」的最佳時刻。
若不想走得太遠,那麼何妨利用四、五天時間,到海峽對岸的水岸江南「悠閒一下」;尤其杭州西湖之前才獲得聯合國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中,正式成為大陸第四十一個「世界遺產」,不只令西湖成了全球矚目焦點,亦受到許多旅人、背包客青睞。
積多年努力 申遺圓心願
其實,想要獲得「世界遺產」的封號,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據悉,杭州當局可是歷經了十二年的努力才申遺成功的。而「杭州西湖」不只體現了中國的天然景觀美學思維,對中國後代的江南園林意象的造景設計,更有深遠影響。
杭州自古以來享有「人間天堂」的美譽,更被中國國家旅遊局和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評選為「中國最佳旅遊城市」,享有「東方休閒之都」、「中國最具幸福感之城市」以及「中國旅遊滿意度最高的城市」等盛名。
而西湖自成一格的湖光山色,千百年來一直是歷代騷人墨客作詩吟詠的主題。自古以來,不知有多少文人雅士以西湖之美來揮毫潑墨;留下許多扣人心弦的經典之作,為西湖更增添幾分悠長詩意。
湖心亭看雪 說不盡詩意
像是明朝末年的知名文人張岱的「湖心亭看雪」,就透過一隻妙筆寫下彷若仙境般的西湖景致。文中寫道:「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淞沆碭,天與雪、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透過張岱的生動描繪,不但讓文字有了畫面,更讓西湖之美躍然紙上、展現於你我眼前。
其實,不只騷人墨客因西湖的美而詩興大發,就連凡夫俗子如我,也在造訪時為那波光粼粼的寧靜湖面動容不已,要不是骨子裡的文學細胞不足,還真想為西湖提筆做詩一番。
西湖景點多 處處皆遊趣
對平日在台北工作的我和長年住在南台灣的老媽來說,第一次到江南旅遊,也是生平第一次踏上對岸土地,所到之處可說像極了劉姥姥逛大觀園,格外新鮮難忘!尤其老媽樂得像個孩子似地,老要我幫她拍照留念,看著老媽認真擺POSE的模樣,讓負責掌鏡的我忍不住笑彎了腰,也增添了旅行的趣味記憶!
六天五夜的旅程中,我們以探訪西湖之美為重點,同時也遊走了鄰近西湖的西溪國家溼地保育區、西塘古鎮、蘇州獅子林、蘇州博物館、蘇州寒山寺……等,豐富的行程規畫不但滿足母女倆想「遊江南」的期盼,也沿途大飽眼福,看到許多有意思的人、事、物,讓我們流連忘返、駐足再三。
山光水瀲灩 印證古佳句
第一站「杭州西湖」是此次旅程的起點、也是重頭戲。記得那是個涼風徐徐的朗朗午後,我站在偌大的西湖湖畔旁,整個人像傻了似地,眼睛直望著西湖湖面瞧,波光粼粼的湖面在暖暖晴光映照下顯得更加澄澈、綠意盎然,看著看著,腦海中不自覺想起唐宋八大家蘇軾的千古名句:「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粧濃抹總相宜。」原來這就是我求學時代、課本上讀到的地方呀,如今親眼目睹,心裡有一種妙不可言的奇特感覺。
而對老媽來說,西湖更是她這次旅程中最令她印象深刻的地方,尤其是西湖畔垂柳依依的旖旎風光,更讓她難以忘懷。
西湖美景多 蒙天子加持
杭州西湖坐落於浙江省,此次申遺面積總共達到四千二百多公頃,若以日月潭來計算,大約相當於五個日月潭大),被列入世界遺產的內容,除了西湖如詩如畫般的天然山水外,還包括西湖十景、文化遺跡、特色植物等要素。
其中,「西湖十景」最為人津津樂道。不過,西湖十景究竟是哪十景呢?相信不少人都跟我一樣,聽過卻說不出個所以然來。據西湖當地導覽人員表示,「西湖十景」的名聲在南宋時就已廣為人知,分別是:
「蘇堤春曉」、「曲院風荷」、「平湖秋月」、「斷橋殘雪」、「花港觀魚」、「南屏晚鐘」、「雙峰插雲」、「雷峰夕照」、「三潭印月」、「柳浪聞鶯」等十大代表西湖美的景觀,據說清朝康熙皇帝到江南旅遊時,還曾以御筆為西湖十景書寫立碑,有了「天子」加持,也讓「西湖十景」的稱號更加聲名大噪。
值得一提的是,杭州西湖也是中國到目前為止,仍維持「不收一毛入園費」的公共美景,杭州當局的「善心之舉」,不但讓西湖的美更加「平易近人」、貼近普羅大眾,也讓市井小民都有機會,親身體驗西湖「淡粧濃抹總相宜」的多樣化面貌。
因電影爆紅 西溪溼地夯
除了徜徉西湖之美外,杭州近年超火紅的夯景點,還有因為葛優與舒淇合作的電影《非誠勿擾》在此拍攝而聲名大噪的西溪溼地。
片中男主角葛優與前來相親的姑娘,一起坐在西溪溼地中的小船上品茗談天,映照著綠意悠悠的湖水波光,讓電影場景更增添幾分詩情畫意。而這一幕,也成了園方最佳的「宣傳活廣告」,西溪溼地至今還保留當初拍片的那艘小船,讓遊客可以駐足合影,身歷其境回味電影氛圍。
市民溼地旅 就在後花園
西溪溼地位於杭州市區西部,離觀光勝地西湖約六公里,獨樹一格的「地利之便」與「天然美景」,讓西溪溼地幾乎成為近幾年來杭州市民的「新興後花園」,每到假日總會見到許多民眾攜老扶幼,全家總動員來個富有生態教育意涵的「溼地之旅」。
西溪溼地不但是熙來攘往的城市綠肺,在人聲鼎沸的都會中,更是少見的生態與文化溼地,目前已被官方列為生態保育區,所以對外開放的場域只有其中一小部分,自然資源相當豐富。
蘆花隨風搖 飛鳥盡展翅
為了讓旅人、遊客來到西溪溼地,不要只是匆匆一瞥就說再見,園方特別安排解說員隨船導覽,旅客可以一邊乘船觀賞天然溼地景觀、一邊聆聽導覽員解說西溪溼地的「前世今生」,解說員導覽過程中還會進行機會教育,宣導維護溼地生態的重要性,提升遊客的環保意識。
如果說,西湖是濃妝淡抹總相宜的沉靜之美,那麼西溪溼地則多了股不施脂粉的質樸天然美。我還記得當和媽媽坐著手搖船優遊水面時,映入眼簾的,除了有隨風搖曳的大片蘆葦外,還不時可以看到白鷺、野雁等飛鳥展翅翱翔與鴛鴦覓食的生動畫面,置身其中不只十分快意,拂面涼風更舒服地讓我忍不住想直接就在船上打個小盹兒呢。
蘇州博物館 大師揮手筆
而這趟江南遊,除了波光粼粼的西湖與綠意盎然的西溪溼地外,最讓我流連的景點還包括華裔建築師貝聿銘一手打造的「蘇州博物館」。
蘇州博物館的展館面積不很大,但置身其中卻有一種寧靜的閒適氛圍,尤其是站在蘇州博物館內觀看落地窗外的成排竹林,就連心也跟著沉靜了下來了。而抬頭仰望,則可瞧見蘇州博物館獨具一格的斜屋頂設計,不僅可以讓暖暖陽光自由灑落其間,更可降低對市內照明設備的倚賴,兼具美感與環保的設計,不但別出心裁,也讓人感受到建築大師對維護自然環境的用心良苦。
江南園林美 遊走古今間
不同於舊時蘇州園林的傳統造景,在大師貝聿銘的匠心巧思下,這座落成於二○○六年的蘇州博物館添入了創新的建築元素,有別於傳統江南宅第的粉牆黛瓦,博物館擷取幾何圖形的極簡建築,再結合中國山水借景設計,讓蘇州博物館呈現一種古今交錯的融合風格。
但也有評論家認為這樣的設計既不新又不舊、似乎有些突兀,不過到訪過後,我倒覺得蘇州博物館遊走於傳統與現代間,感覺挺不賴的,是這次旅程中,我自己最喜歡的景點之一。
其實,無論是杭州還是蘇州,都距離台灣不遠,藉助兩岸直航之便,只要上午出發、中午前就可抵達目的地,很適合上班族忙裡偷閒或闔家大小親子遊,趁著秋高氣爽的好天氣,不妨找時間幫自己規畫一趟秋日小旅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