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五歲以下幼兒久咳不癒,玩耍較興奮也一直「酷酷嗽」,當心是嬰幼兒早發型氣喘。三歲大的陳小弟,兩個月以來反覆咳嗽,咳到夜晚無法入睡,家長原以為是體弱感冒,自行用藥未見改善,有時甚至會將剛吃下的食物也一併咳出來,就醫檢查才發現,陳小弟原來是氣喘兒。由於早發型氣喘症狀不明確,家長勿輕忽。
氣喘是小兒常見疾患,一般而言,六歲以上幼兒,因可藉抽血檢查、肺功能檢測,較容易早期診斷、早期治療,而五歲以下小兒氣喘較難診斷,易延誤治療。
書田診所小兒科主任醫師潘俊伸表示,陳小弟的情況就是所謂的嬰幼兒早發型氣喘,咳嗽不是感冒,而是因氣喘發作而引起,學齡前幼兒約有一至兩成比率,雖然持續性咳嗽或喘鳴聲並不代表一定就是氣喘,但只要症狀持續一至兩周未改善、夜咳、一哭笑情緒波動大就咳嗽、有家族病史等,最好當心。
根據統計,嬰幼兒早發型氣喘兒,有百分之二十在出生一年內,至少會有一次與呼吸道感染有關的喘鳴發作,超過一半的人,在二歲以前第一次發作,其中有百分之三十五的病童,喘鳴發作會持續到六歲。
流感季節來臨,氣喘兒更要當心,潘俊伸指出,A型流感容易誘發對塵過敏的反應,進而導致氣喘,美國疾管局統計,二○○三至二○○九年間,因季節性流感而住院的兒童中,三成二有氣喘病史,在H1N1大流行期間,更高達四成四。
他說,治療嬰幼兒早發型氣喘,可視情況給予緩解或長期控制的口服藥物、吸入噴劑,只要治療不間斷,規律用藥,有一半可在六歲以後症狀改善、不再發作,反之病情控制不好者,不但影響日常生活品質及學習,更易併發嚴重下呼吸道感染如肺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