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號稱台大醫院「出入境管理局」的緩和醫療病房工作已經十六年了,照顧末期病人所累積的心得,就是現代醫療往往有其極限,緩和醫療是讓病人善終的另一選擇。
觀諸陷入生死關頭產生愁苦怖畏的病人和家屬,有些病人無論緩和醫療團隊怎麼用心照顧,都無法協助他們面對死亡的恐懼,進而達到「生死兩相安」的境地。一位長輩告訴我:「如果你沒有正視自己的靈性困擾,並處理自己的內在哀傷與死亡恐懼,空有熱情,你是幫不了他們的。」
聽到這句話,我相當不以為然。因為我認為,經歷父親往生的過程,並照顧了近萬個末期病人,處理自己的哀傷和恐懼,應沒有太大的問題。
幾年後,我的醫學院同學、在中南部開業非常成功的醫師,他從小肺功能就很差,最近有一次因呼吸衰竭,住進加護病房緊急插了氣管內管,並且接上人工呼吸器協助呼吸,後來穩定後出院。
經過這一次可怕的經歷,胸腔外科醫師建議他做肺臟移植一勞永逸。此時就算是醫師,遇到自己是否需要接受移植手術也會擔心、猶豫不決,他打聽到我在台大醫院,和太太一起北上來找我,想聽聽老同學的第二意見。
我說:「當然要換啊!趁現在體力好、相對健康的時候,台大移植團隊陣容又堅強,換一個健康的肺不是很好嗎?不要等到最後呼吸衰竭、緊急插管了才想要換,那時風險會高很多。」
他們夫妻倆聽了覺得很有道理。過了幾個月,有一天早上,這位同學緊急打電話給我:「建安,我已經準備進手術房接受肺臟移植。」
原來剛好有位年輕人車禍往生,願意捐贈肺臟,院方立刻通知他,來台大醫院做手術。
他說:「我還是很怕。」
「你怕什麼?」
「怕麻醉啊。這一麻下去,不知道醒得過來醒不過來。」
「你不用怕,麻醉科主任我熟,我去跟他講一下,請他特別關照,叫最好的麻醉科醫師來幫你站刀!」
麻醉科孫主任很熱心,聽到我的拜託,馬上飛奔到手術房探視他:「你不用擔心,我已經讓最好的醫師在你旁邊全程站刀,保證會很安全的。」
同學聽了,總算放下心來。(上)
(作者為台大醫院緩和醫療病房主任 姚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