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救治急性缺血性腦中風,時間重於一切,愈早打通阻塞的腦動脈,中風壞死區域愈少。目前臨床使用靜脈注射溶栓藥物搶救,速度雖快,卻只有不到一半病患阻塞能被打通,台北榮總今年利用新機械式去栓手術,在腦中風時緊急將動脈內的血栓抽出,暢通血管,已成功救回三人,阻塞動脈打通率提高七至八成。
根據研究顯示,急性缺血性腦中風患者治療效果的好與壞,決定於是否能早期打通動脈,動脈打通者約有五成八預後良好,不能打通者則只有近二成五;動脈阻塞的急性中風死亡率,動脈打通者為百分之十四,反之則高達百分之四十二。
台北榮總放射線部神經放射線科主治醫師鄧木火表示,方便、費用低的靜脈注射溶栓藥物,是目前臨床最被廣泛使用的急救方式,但只對小血塊有效,僅有約四成病患的動脈阻塞可以被打通,其餘六成,或因血塊過大,溶栓藥物無法發揮效果,或因長期接受口服抗凝血劑治療,不適合做靜脈溶栓治療。
一名八十五歲的女性,日前突然右手腳無力、言語不清,檢查顯示,在左側大腦中動脈有阻塞,因病患正接受口服抗凝血劑治療心房震顫,榮總團隊決定進行機械式去栓手術,效果出奇的好,術後右手腳無力漸消失,二十天後已可自行走路出院。
鄧木火說,對於靜脈注射溶栓藥物無法打通阻塞動脈者,如果經評估病情會持續變壞,可以考慮使用機械式去栓手術,在較短時間內打通阻塞動脈,減少中風範圍擴散,也減少溶栓藥物可能產生的腦出血風險,且成功打通的機率最高,預後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