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世界各國的國慶節,那真的可以用成語「千奇百怪」來形容。
第一怪,名稱怪。許多國家叫國慶節或國慶日,但也有很多國家不這樣叫。有的國家叫獨立日或獨立節,像蘇丹、緬甸、加納、立陶宛、委內瑞拉等國;南亞的孟加拉國和斯里蘭卡兩國則乾脆叫獨立和國慶日,既獨立又國慶,顯得特隆重;有的國家叫共和日、共和國日、革命日、解放日、國家復興節、憲法日等,如印度稱共和日,圭亞那稱共和國日,南非稱自由日,挪威稱憲法日。還有的國家更乾脆,直接以國名加日來命名,如俄羅斯日、巴基斯坦日、澳大利亞日。
第二怪,命名方式怪。世界各國多以國家建國或獨立的日子為國慶節,還有許多國家並非如此。古巴以占領首都日為全國解放日,阿根廷的國慶則是紀念一八一○年五月二十五日反對西班牙統治的五月革命;美國、加拿大兩國以重大會議日為國慶,分別紀念通過《獨立宣言》和《大不列顛北美法案》;法國以一七八九年七月十四日攻占巴士底獄這一天為國慶日;而澳大利亞以首批英國移民到達雪梨附近的植物灣那天為國慶日。
君主國多以國君生日或登基日為國慶日,如英國、荷蘭、丹麥、瑞典、泰國、日本等國,這點跟我國封建時代類似,我國古代以皇帝生日為千秋節、天長節、萬歲節。有趣的是,這些國家的君主一交替,國慶就會更換,對國民來說就很不方便了。
第三怪,一個國家有兩個國慶節。瑞典國慶一是國旗日(六月六日),一是國王生日;丹麥國慶一是憲法日(六月五日),一是女王生日;古巴國慶一是解放日(一月一日),一是全國起義日 (七月二十六日);烏干達國慶一是獨立日 (十月九日),一是第二共和日(一月二十五日);幾內亞共和國國慶一是宣布共和日 (十月二日),一是人民戰勝侵略紀念日(十一月二十二日)。
第四怪,有的國家不舉行國慶招待會。各國國慶那天,通常由國家元首、政府首腦或外交部長出面主持招待會,以示重視和慶祝。只有美國和英國兩國不舉辦這樣的招待會,世界頭號超級大國和前頭號超級大國還真是另類啊。
第五怪,世界上最悠久的國慶節屬於一個袖珍小國。這個國家叫聖馬力諾,除了袖珍外,還是一國中之國,整個國家被義大利包圍。遠在西元三○一年,聖馬力諾就把九月三日定為自己的國慶節,至今已有一七一○年的歷史。
除了這些「怪」,各國國慶還有許多怪。以後有機會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