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看了介紹生態的電視節目,頗有所得。
美國喬治亞州與佛羅里達州交界處,有一處面積一千一百二十平方公里的奧克弗諾基沼澤,這片廣大的水域有個奇怪的現象,陸上昆蟲長得比水裡的魚還大,沼澤裡所有的魚都很迷你,成魚只有幾公分。
這裡的魚為什麼長不大?有二個原因。第一,水的含氧量只有百萬分之一;第二,水裡養分很少。沼澤這麼大,含氧量與養分為何如此不足?原來,奧克弗諾基沼澤百分之九十九來自雨水,既沒有源頭又沒有出口,缺少與河海交流,大量沉積的落葉與枯木,讓沼水呈酸性,缺乏豐富的養分與食物,魚兒只得縮小體積,才能存活。
巴勒斯坦的死海與加利利海,兩者都是內陸湖,但生命力截然不同。充滿各種水生植物和魚類的加利利海,承接約旦河水源之後,將水給了下游的死海;而死海納入上游的水,卻沒有出口,水中累積大量鹽分,沒有生物能夠存活。
水流動才有豐沛的生命力,只進不出,慢慢地就會停滯,變成一灘死水!
人也一樣,懂得付出與分享,生命就像活水,豐沛且充滿活力;只會屯積而吝於付出,就像封閉沼澤湖泊,面積雖大,內容卻貧乏得可憐。(妞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