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說:「盡信書,則不如無書。」也就是說,光讀書是不夠的。書上寫的不見得適用於每一個人,而書上的道理有可能經過時代的考驗後不復可信。許多的知識,需要經過縝密思考加上仔細的考證,才能去偽存真。
楚國有位窮書生,向人借書來看,在書中讀到一句:「螳螂捕蟬時,會藉由一片樹葉隱蔽自己,若得到這片樹葉,便能隱身。」於是,書生天天到樹林裡找尋那片葉子。
終於有一天,他發現樹上有隻螳螂舉著一片樹葉要捕蟬,趕緊爬上樹上,結果螳螂被他嚇的連葉子掉到樹下去,書生就把全部的葉子帶回家。
回到家裡,他拿著一片片的樹葉,不斷問妻子說:「你看見了我嗎?」他的妻子最後不耐煩了,哄他說:「看不見。」書生一聽大喜,馬上拿著樹葉跑到市集,肆無忌憚地拿別人的東西,以為別人看不見他。結果,被捉去關進衙門。
雖然這書生傻得有點誇張,但在科技發達、資訊爆炸的時代,無論是來自網路、報章雜誌、電視等,都暗藏著許多不實的訊息。透過這個故事提醒現代的人,有許多的訊息不能人云亦云,必須經過仔細的思考,並且親自求證,觀察是否與事實有所出入,這樣的資訊和知識,才能真正為自己所用,才是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