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教改團體巡迴全台舉辦十二年國教列車座談,發現一百零三年免試入學比率雖達百分之七十五,但各縣市都規畫免試入學要採計會考成績,考試仍然免不了;另全區百分之二十五特色招生則遷就台北市建中、北一女等明星高中訂出的比率,會拖累其他縣市,成為十二年國教致命傷。
包括家長、教師團體在內的五十三個團體,半個月來在各縣市舉辦十六場「正確推動十二年國教參見同胞列車」座談,昨天總結。
中華民國振鐸學會常務理事丁志仁表示,許多非台北市的地區反映,目前教育部的十二年國教方案偏重北市觀點,反拖累其他縣市無法擴大實施真正的免試入學;例如花東地區只要有經費支援,本可全面取消學科考試入學,連會考都不用考,如今卻逆向發展。
全國家長聯盟理事長謝國清表示,原先討論免試入學政策時,花蓮的家長都不吭聲,因花東免試已不成問題,但教育部提出百分之二十五特色招生後,各校都要想辦法爭取「特色」,「原本沒問題的,都搞到有問題,家長、學生人心惶惶。」
住在基隆的謝國清說,基隆許多還沒進國中的學生,最近都把戶籍遷往台北,每天一大早一堆家長把小孩送上交通車開往台北,「這是搞什麼?」
各縣市雖要等到明年八月才公布免試入學超額時的比序原則,但教改團體巡迴各縣市發現,幾乎每區都要採計會考成績。「大家還是要拚精熟嘛,跟以前基測一樣,換湯不換藥,家長都很失望。」謝國清說。
台師大科教所教授林陳涌表示,過去雖有明星高中,但那是歷史自然形成的結果,如今教育部卻透過十二國教政策,把百分之二十五特色招生學校變成法制化的明星高中,百分之七十五免試入學學校則成了法制化的二流高中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