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法案 難扭轉美國失業

 |2011.10.04
1002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聯邦參議院昨天就「二○一一年貨幣匯率監管改革法草案」進行表決,程序投票通過後,參院隨後將進行可能長達一周的討論。這項針對人民幣匯率的法案,目的在對中國的貨幣政策施壓。如果美國認為中國操縱匯率,形成不公平競爭,可據以對中國商品課徵報復性關稅。

法案起草人、民主黨籍參議員舒默表示,參院通過後將交付共和黨主導的眾院表決,舒默認為,在參院通過後,眾院恐難否決,預料最後可送給歐巴馬總統簽署。

法案相關條文包括,要求美國商務部把匯率遭低估的貨幣視為「補貼」,美國公司和工人可向商務部要求該國輸美商品課徵「反補貼稅」。另外,聯邦政府可停止向幣值低估國家採購商品。

舒默一向不滿中國對匯率的管制,他說:「對中國好言相勸的時間已經結束了。」他並指出,美國長久以來坐視中國一而再、再而三的違反貿易法,通過法案是把工作機會還給美國人的最快途徑。

選舉壓力 歐巴馬恐簽署

類似法案去年在眾院過關,但遭參院否決;由於高失業率可能影響二○一二年大選選情,預料今年法案過關的機會大增。喬治城大學商學院院長賈斯萊指出:「把矛頭指向中國很容易」,這項法案對美國的工作機會其實幫助不大,而且可能增加進口成本,但仍可能過關。而歐巴馬雖然明白這一點,可能在政治壓力下簽署以贏得選票。

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US-China Business Council)會長傅強恩(John Frisbie)承認,中國貨幣匯率或許是被低估了,但是他仍然強調,自從二○○五年以來人民幣已經升值大約百分之三十。而在這段期間,美國的製造業工作依舊不斷流失,令人質疑人民幣大幅升值,到底能否幫助拯救美國失業率。傅強恩表示,參議院法案不是正確的作法,因為美國企業已不再製造美國從中國進口的大多數商品。

皮特森國際經濟研究所資深研究員拉迪也抱持懷疑。「我向來認為,就算中國貨幣升值,美國失去的工作機會也找不回來了。工作機會將移至成本第二低的地方,印度、越南、孟加拉或是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區。」

法案可能在WTO遭挑戰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Paul Krugman)則說這種論述相當空洞。他認為中國貨幣匯率被低估,導致亟須縮減的美國貿易赤字居高不下,現在該是行動的時候了。

克魯曼在《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撰文指出:「光是要求中國負責,並不能解決我們的經濟問題,但卻能幫助我們找到解決方法。更何況我們老早就該這麼做了。」

美國要擔心的則是法案可能在世界貿易組織(WTO )遭到挑戰。專家認為如此一來北京方面可能獲勝,因此有權採取報復措施。很多企業則擔心中國甚至在那之前就會想辦法以牙還牙。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