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二○一一年諾貝爾獎今起陸續公布各獎項得主名單,首先登場的為醫學獎;此外,大獎和平獎和文學獎料將聚焦「阿拉伯之春」。
各個諾貝爾獎委員會每年對提名人名單守口如瓶,但外界對醫學、物理學、化學、經濟學、文學、和平獎得主的臆測依舊熱烈。
負責和平獎項目的挪威諾貝爾獎委員會證實,今年有二百四十一人獲提名。去年和平獎頒給被中國監禁的異議人士劉曉波。
諾貝爾觀察家表示,「阿拉伯之春」起義運動是今年重點議題,這股風潮不僅促成埃及、突尼西亞和利比亞獨裁政權垮台,更撼動敘利亞、葉門和巴林等國家;一位阿拉伯之春運動人士料將在十月七日獲和平獎。
到底獲得諾貝爾獎有那些好處?
每位諾貝爾獎得主獲頒一張證書、一面金獎牌,還有相當一百五十萬美元的獎金,但數份研究顯示,贏得諾貝爾科學獎的獎勵可不只是一百五十萬美元獎金,還能替公司賺進二千四百萬美元,更能延長得主二年壽命。法新社報導,科學期刊Research Policy在五月公布的研究,「公司內如有人獲頒諾貝爾獎,能讓他們募資多達二千四百萬美元。」
另一份二○○八年發表於「衛生經濟學期刊」的研究,把一九○一年至一九五○年物理學與化學獎得主,及他們僅獲提名,但未獲頒諾貝爾獎的同僚相比,獲獎得主比沒獲獎的同僚多活一至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