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鄭淑芬台北報導】為蒐集、保存台灣現代戲劇資產,記錄台灣戲劇胼手胝足的歷史軌跡,文建會籌畫的《台灣戲劇館—資深戲劇家叢書》第三期正式出版了。叢書鎖定台灣現代戲劇界,資深且貢獻卓著的五位前輩,包括陳大禹、簡國賢、宋非我、姜龍昭及黃美序等人,出版五本深具時代意義的戲劇家專書。
《台灣戲劇館—資深戲劇家叢書》內容以人物傳記為主軸,融入作者宏觀的體察,配合橫向的歷史背景,展現戲劇家的生命史和創作,該系列叢書的出版,今年已邁入第三期,前後共出版十四本書,第二期並獲選為優良政府出版品。今年所出版的五本書分別為《陳大禹》(邱坤良撰)、《簡國賢》(鍾喬撰)、《宋非我》(藍博洲撰)、《姜龍昭》(王唯撰)、《黃美序》(顧乃春撰)等。
本期出版的五位資深戲劇家,分別在不同的年代裡,投入台灣戲劇的開創行列。在戰後初期那個政治、社會動盪的年代裡,陳大禹、簡國賢和宋非我,透過戲劇傳達他們對省籍、族群等等社會問題的反思,經過作者的資料蒐集與詮釋,讓當年的《香蕉香》、《壁》及《阿里山》等劇作,清楚地還原戲劇家的思維。
陳大禹、簡國賢和宋非我三位劇作家,在二二八政治敏感的歷史時期,作品被認為具有強烈的政治意識,然而透過叢書的重新檢視,便可理解戲劇家在台上突顯社會現實,反映真實人生的創作意圖。
姜龍昭與黃美序兩位則為台灣影劇、戲劇界老前輩,不但留下許多優秀的劇作,同時也為戲劇教育的傳承盡心盡力,為台灣藝文的發展扎下根基。戲劇專家顧乃春、王唯,以他們的生花妙筆為他們立傳,也為五十年代以降的台灣劇運留下許多第一手的看法和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