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中訊】昔日傳統農村常見的小魚鮕,現復育卻有條漫漫長路。
台中市北屯重畫拆古厝的地主陳慶祥,周圍土地價高千萬元,他用「黑月印記」形容,連土地公都疼惜的鮕,決定保留一塊綠地,要替牠們留一座復育生態池。
「西北雨直直落,鯽仔魚要娶某,鮕兄拍鑼鼓,媒人婆仔土虱嫂…」這是人人琅琅上口的「西北雨」台灣童謠,鮕也是傳統歌謠中的主角。野生鮕愈來愈少,陳慶祥堅持留一塊綠油油水田地,復育本土鮕、牛屎鯽仔及河畔,讓都會區孩童,親眼目睹早期農村生態之美。
古代家戶的水井一定會養一對鮕,來守護聚落的飲水安全,這是老祖宗的智慧。
陳慶祥說,他的農舍被徵收拆除,但其餘綠地還是會保留,結合古農具供學童生態教學參觀用途,成為復育鮕、牛屎鯽仔等本土魚種溫暖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