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中共中央政治局二十六日在北京舉行會議,決定十月十五日至十八日在北京舉行中共第十七屆六中全會,討論文化體制改革問題,以全面提升中國的軟實力。
中共十八大將進行權力核心大改組,中共高層和黨內精英在六中全會對十八大人事布局的討論與「醞釀」,受到外界關注。
新華社報導,中共中央政治局二十六日討論十七屆五中全會以來中央政治局的工作,研究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等相關問題,由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主持。
中共十八大明年秋天舉行,由於胡溫等中共第四代領導集體將在十八大退休,中共決策層: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將一番大換血,並於中共十八大產生中共第五代領導。中共高層可望藉此會議之機,在中共十八大舉行前,先統一黨內「思想」。
一般而言,中共歷屆的一中全會是在黨代表大會結束後立即舉行,帶有例會性質;二中全會往往承先啟後,到了三中和四中才開始在經濟建設上謀篇布局,五中全會醞釀下屆接班人選,六中全會更進一步布局,七中全會進行新一屆黨代表大會的最後準備工作。
隨著經濟發展,中共高層已認識到文化是綜合國力的重要因素,推進文化體制改革是提升國家軟實力的重要步驟。根據官方早前披露的相關訊息,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包括幾大方面:一、構建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二、發展特色文化產業,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三、加強對文化創作,即文化內容生產的引導;四、加強對文化工作的領導;五、提高網路的輿論引導能力和水準等。香港媒體報導,與經濟問題相較,六中全會的文化議題似乎較為冷門,但卻屬於意識形態領域,歷來為中共重視,近十年來,在中共政治局九名常委中,就有一名是專責負責文宣領域的,該名常委就是李長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