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就要到了。我們要如何慶祝或回顧我們祖、父、兄輩曾經走過的這一百年?
滿清末年,西方列強開始垂涎中國。中國人面對如何救中國的問題。最先認為只要「船堅砲利」就能救中國,後來證明這是個迷,「維新變法」才是正悟。但接二連三的割地、賠款、不平等條約,證明「維新變法」仍然是迷。甲午戰敗,割讓台灣成為清廷走不出迷所付出的代價。孫中山認為,只有武力革命才是悟。百年前的武昌起義,千年帝制變成了民主共和。
可惜,人民只知共和,不知民主。知識分子又發現,一夜成功的革命只是個迷,缺少民主內涵的共和制度並不能夠阻礙軍閥循私割據。巴黎和會讓北京大學青年學子認為,沒有民主與科學,中國的發展走不出迷,必須要拋棄傳統,走完全西方的道路才是真正的悟。一九二一年成立的共產黨認為只有馬克思主義才能給中國帶來真正的悟。事後看來,仍舊是迷。
北伐成功,難得有黃金十年提供國民黨實踐其現代化理想。東北邊的日本,忍不住了,他們想,不趕快打斷現代化,中國起來怎麼辦?這是日本繼甲午戰爭第二次打斷中國的現代化進程。
要先剿共還是抗日,先安內還是攘外,中國人又陷入迷霧。當時在日據下的台灣同胞也迷了,到底要為中國這個「祖國」,還是日本這個「主國」效忠作戰?
好不容易抗戰勝利,國共兩黨再次鬩牆,爭的到底是主義、路線,還是權力?人民已經分不清了。
不出五年,一九四九年國共分治。大迷之後總會有明悟。檢討以往失敗的經驗,國民黨在台灣重新開始,成功的土地改革,讓經濟快速發展。中國大陸卻又陷入大迷。經歷了三面紅旗、文化大革命,不正常死亡數千萬人,超過了對日抗戰死亡人數。
也是大迷之後的大悟。一九七九年起大陸的改革能夠開放,也是對於文化大革命災難的大徹大悟。從此,放下了形式上的主義與路線,選擇「摸著石頭遊河」,以「不管黑貓、白貓、能抓老鼠的就是好貓」的務實理念,開啟了快速經濟發展。
從此以後,兩岸在現代化的道路有了交集。但彼此的認同並沒有因為交流而改善。到目前為止,大陸沒有放棄將飛彈對準台灣,台灣也沒有放棄向美國軍購。在台灣,有的主張「九二共識」,有的主張「台灣共識」。前者批評後者是不切實際的「預售屋」,後者批評前者是隨時可拆的「鐵皮屋」。到底誰是迷,誰是悟?
回顧百年歷史,如何回顧?已經百年了,政治人物還在爭議誰對誰錯,兩岸在爭誰屬於誰?誰不應該屬於誰?統一、偏安、台獨?哪一條是未來的前途?到底哪一種制度比較好?誰是迷,誰是悟?
去年四月間在日本富士山下的本栖寺兩岸學者召開「本栖會談」時,即提出要拍一部百年中國歷史紀錄片的構想。當時第一個問題,百年中國歷史很複雜,到底應該從甚麼角度切入。在本栖寺暮鼓晨鐘、佛音裊裊的感受下,當下決定,用星雲大師的「迷悟之間」為紀錄片定性。
這部長約三百多分鐘的六集紀錄片,跨越百年歷史,探討整個中國現代史的進程,兩岸五十餘位重量級學者接受訪問,是迄今為止唯一由兩岸共同參與製作的史觀紀錄片。資料嚴謹、立場客觀、拍攝地點包括重要歷史場景,費時兩年完成。
星雲大師為了表達對我們的愛護,特別為紀錄片的片名「百年中國:迷悟之間」題字,並在紀錄片最終時出現為百年中國祈福與開示。
大師說:「自從鴉片戰爭之後,滿清腐敗。民國成立以後,內戰、軍閥割據、抗日,種種的事端都是由於對立,人民辛苦。所以現在這個時代進步,希望我們所有的全中國人民消除對立,大家和平相處,大家享受一種人間的自由民主,不要再爭什麼,所以我們民眾的希望,用慈悲愛心和平來和諧相對」。
「用慈悲心愛心和平來和諧相對」是大師對我們慶祝中華民國百年、紀念辛亥百年的期許,值得兩岸全體中國人深思反省。
為了表達對大師的尊敬,我們願意將紀錄片無條件提供給人間衛視播出,並送給佛光山全球每一道場一套DV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