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今天是「世界避孕日」,一項全球性年輕族避孕調查報告顯示,台灣有五成六年輕女性,在初嘗禁果時沒有使用任何避孕措施,比例超過全球平均的四成六,缺乏避孕知識是主因,不用保險套或避孕藥,導致意外懷孕和性病感染風險提高。婦產科醫師提醒,除慎選單一性伴侶,年輕女性保護自己,避孕不能少。
這份全球性年輕族避孕調查報告,今年八月間,共訪問了歐、美、澳、拉丁美洲、中東、亞洲三十個國家,超過六千名的十五至二十四歲年輕受訪者。其中包括亞洲九個國家,台灣有二百人受訪。
台灣幸福教育協會常務理事、敏盛醫院婦產科醫師陳保仁指出,調查結果顯示,亞洲年輕女性對意外懷孕的風險認知不足,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尤其台灣年輕女性,初嚐禁果多半是臨時,忽略「男戴保險套,女吃避孕藥」的雙重防護措施。
初嘗禁果時沒有使用任何避孕措施比例,台灣高達五成六,高於美國的五成,歐洲國家法國、英國、義大利的四成。
主要原因為避孕措施不方便取得(百分之二十五點六)、性伴侶不要使用(百分之十三點八)及認為沒有懷孕風險(百分之十二點五)等。
陳保仁說,保險套最大用途在預防性病,避孕效果約八成五,而正確使用口服避孕藥,可達九成九以上。
陳保仁表示,青春期後發育完成的女性,避孕效果以口服避孕藥最好,新型藥劑也沒有過去體重增加、長痘痘等惱人副作用,不過在有採取避孕措施的台灣女性中,使用口服避孕藥比例不到百分之四,遠低於歐美女性的六成,是造成許多女性意外懷孕機率仍高的主要原因。
亞洲人對性較避諱,也造成不少女性出現錯誤及不當的避孕方法,調查指出,印度、印尼女性甚至相信在性行為後沖澡或淋浴就可以避免懷孕;在台灣,陳保仁也看過有女學生聽信網路謠言,用可樂灌洗或上下不停跳動、倒立等離譜行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