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樹花園裡的朋友

 |2011.09.23
1558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對家中死氣沉沉的木製家具感到厭倦嗎?來自澳洲昆士蘭的彼得‧庫克(Peter Cook)和貝姬‧諾西(Becky Northey)讓一棵棵完整、活生生的樹,變成了椅子、咖啡桌、花園大門,添加生活的浪漫。

彼得和貝姬為這些具藝術特質的樹木取了名字「Pooktre」,它是種獨特的生態藝術,透過支架引導生長方向,以及嫁接、修剪,樹木成了具裝飾性、功能性的戶外家具,以及持續生長的藝術品。

創作人彼得自幼著迷於園藝,渴望有一塊專屬的土地,種植各種果樹。二十多歲時,他放棄了經營良好的珠寶店,回到老家,那兒有個四百英畝(約一百六十公頃)、夾雜著雨林和沼澤的勝地,他把所有對自然的熱愛傾注到了樹木中。

某天,彼得在懸崖下發現三棵巨大的無花果樹,突然萌生了將樹木培植成家具的想法,他與在珠寶店認識的貝姬討論、研發,意識到「找到合適樹種」是成功的關鍵。

一九九六年秋天,他們第一次嘗試種植,適逢乾旱,李樹的根部長出了小枝節,彼得修剪枝節時突然發覺,這些小枝節正是塑型的最佳途徑;他保留了三根嫩枝,在無數個寒夜不斷研究樹木的生長可能性,終於在一個溫暖的春天,「樹型咖啡桌」培植成功了,「Pooktre」名字誕生。

Pooktre培植成功與否,取決於多種因素,包括樹的大小、生長速度、種植條件、造型高低等;有些項鍊飾品造型的Pooktre只需一年就能完成,而一棵「人形樹」則需花費八到十年。

當被問及Pooktre會不會商業化時,彼得表示未曾出售過任何作品,迄今只有在二○○五年參加日本世博會時,留贈「人形樹」和「床形樹」給主辦國。彼得說,Pooktre值多少錢,他也沒有答案,因為對他和貝姬來說,這是種生活態度,並非金錢可以衡量。

彼得說:「許多人認為我們種樹時間太長了,但我們不妨思考,也許二十、三十年,甚至一百年後,人們看到的樹木仍是今天看到的樣子。」他說,園藝是在緩慢節奏中尋找美和平靜的過程,經歷其中的人就能理解這種熱情。圖/取自網路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