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恆春訊】墾丁小灣一周前有二名在沙灘戲水的遊客被水中不明生物咬傷,前天下午又有二名遊客被咬傷。墾管處昨天表示,從傷口、棲地環境及物種習性研判,很可能是土魟類肇禍,已請凱撒飯店,就遊憩海域的範圍,尤其是圈圍的泳區內,每天一早在遊客進入海域前,先由救生及安全維護人員進行海底異物的清除。
墾管處也請凱撒飯店以廣播等方式,提醒遊客注意自身安全,戲水應以圈圍的泳區內為活動範圍;因人潮聚集的地方,相對會減少生物體靠近的機會,減少意外發生。
台灣魚類資料庫指出,大部分土魟類出現在沿岸、河口、內灣及平坦底部的砂泥地區,少數種類活動於珊瑚礁區。通常魟類會將自己隱藏在砂泥中,僅露出兩眼及呼吸孔,以守株待兔的方式捕食獵物。
據了解,魟類是危險的海洋生物,遊客在砂泥地潛水時需非常小心,以防魟魚突然躍起,它有毒的尾棘可快速往前攻擊目標,傷口很痛,甚至有因傷口感染而致死的案例。若被刺傷,先將傷口處置於五十度的溫水中減輕疼痛,並速送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