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的吳哥窟,可以說是東方的亞特蘭提斯,因為吳哥窟曾經失落在原始森林裡,但與亞特蘭提斯不一樣的是,吳哥窟後來又被人們找到,再度重現光明。
吳哥窟是東南亞最有名的考古重地,在將近台北市一點五倍的面積裡,隱藏著許多古代廟宇及雕塑,這些建築遺蹟是西元九世紀到十五世紀的人類智慧結晶。
一千二百年前,吳哥王朝在現在的柬埔寨北方一帶,建立了一個強盛帝國,歷經數代國王,在當地建造了許多精雕細琢的宏偉建築。然而,這些經典建築隨著吳哥王朝的衰退,以及人群移居而荒廢,終而掩沒於叢林之中。
不過故事並未從此終止,柬埔寨人始終沒有忘記先人的輝煌歷史,只是在飽受貧窮與戰亂的生活之中,只能把這個王朝遺址視為崇高的信仰,不敢妄自接近。
直到十九世紀,一位法國自然探險家在柬埔寨原始森林裡,找到了一座古城遺蹟,柬埔寨人才重新面對過去,並且開始進行保存復建工程。今日我們所看見的吳哥窟,幾乎足以窺見當時吳哥王朝的輝煌歷史。
吳哥窟遺址園區裡有許多廟宇,因為吳哥王朝極注重神祇,所以寺廟都以石材建造,可以永久保持堅固,至於國王和百姓所居住的皇宮與民房,因為是以木頭建造,早就毀於戰亂而不復見了。
吳哥窟重現天日之後,因為受到戰爭與國際竊賊的蹂躪,許多文物遭到破壞或被偷竊。一九九二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其列入世界遺產,並制定完整的保存計畫,許多國家也出資或自行派遣古蹟修復專家,前來柬埔寨維護這些重要人類資產,所以我們才得以欣賞到吳哥窟園區裡的古代極致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