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類財富》鐘聲響起

絲苗 |2011.08.23
2005觀看次
字級

有的樂音聲輕快,令人聽了不禁隨著起舞;但沮喪哀傷的人聽了,卻更讓人觸景傷情。

有的音樂低迴沉鬱,適合傷心人的情懷,卻仍可能使旁人也心酸起來。

唯有鐘聲,沉斂、幽遠,可以「上徹天堂,下通地府」,更能讓躁動的心得以寧靜,傷痛的心能得安撫。所以,無論是姑蘇城外楓橋下客船中的旅人,或是米勒筆下夕陽中祈禱的農民,百千年來,鐘聲廣受大眾喜愛。

東方寺院的暮鼓晨鐘,西方教堂的禮拜鐘,不約而同地,撫慰了旅途飄泊、終年辛勞的人心。

在《緇門崇行錄》有一則〈叩鐘拔苦〉的故事:隋朝大莊嚴寺有一位智興法師,在寺中負責扣鐘。大業五年的一天,寺中同參三果法師的嫂嫂,帶著十疋絹前來,指名要供養智興法師。

原來三果法師的兄長病死,嫂嫂夢到丈夫訴說:自己死後墮入地獄受苦,幸好大莊嚴寺敲鐘,鐘聲響徹地獄,自己也得以解脫。為了報恩,便吩咐妻子以絹十疋供養敲鐘的智興法師。

洪亮、綿長的鐘聲,能跨越宗教、地域、族群。懷抱慈心悲願的大德,以鐘聲解除眾生的苦難。而聽到鐘聲的我們,則應將此刻的感動保存、散播,讓敲鐘人的慈心悲願,輾轉傳播。愛與和平,必能普及人間。(絲苗)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