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又是一個求不得苦的祕密故事。以不甘願的婚姻開場,卻用含笑而去的葬禮收場,堪稱神來之筆。
出櫃,是整部電影的故事主軸,有趣地,這不僅僅是義大利式的歡樂型同志電影,同時還穿插了人生中隨處可見的「出櫃」難題,無論男女老少,都會遇上的難言之隱,紛紛輪番上陣,一點也不亞於上世紀炒翻天的出櫃話題。
導演用心良苦地藉由老奶奶心碎的婚姻、老爹的婚外情,以及更勁爆的哥哥出櫃,來襯托真正渴望出櫃的主人翁,如何用微笑來看待自己哀傷又荒謬的人生。且變本加厲地在正常與不正常的辯證之間,當真用了一個麻辣不羈的酷美女,欲拒還迎地製造了許多撩人魂魄的機會,來檢驗主角是否真有出櫃的可能性。
故事雖溫馨收場,卻並未讓話題終結,誰說這人世間的難題非要有答案不可?
電影裡最爆笑的場面,首推一群「閨中密友」忽然來訪,欲蓋彌彰地遮遮掩掩,然而主人翁看在眼裡,卻升起了無限的哀愁,那嘴角的微笑,讓人想起了所有詩人都會有的元素;原來,吟詩,都是這麼發生的。哀傷,竟然是創作的沃土;那麼,微笑,便是哀傷餵養出來的精靈。
這部電影的另外一大特色,就是街談巷議的插曲,可以逼瘋所有人看待真相的本領;人言可畏,在這裡很搞笑地,被翻來覆去地譏諷,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針鋒相對,叫人意外地大呼過癮;怎麼也想不到,還可以如此簡單直截了當地跨越藩籬,得來全不費功夫,有趣極了。
做人,其實可以非常簡單。就像老奶奶一生的風景,老來才從兒孫的造化中領悟出至簡的真理:無論如何,都要活出最真實的自己!
但說來容易,卻又何其困難。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我們也許可以從別人的故事裡得到啟示,事到臨頭,永遠有不夠的勇氣,抬頭挺胸地昭告天下,我就是跟你期待的不一樣,請讓我做自己。
好幾回,辣妹有機會跟即將出櫃的主人翁天雷勾動地火,恰恰是因為同病相憐的相知相惜;那瞬間,彷彿明白了,導演的隱喻,其實是在吶喊:這無關乎男女,純粹就是真性情!發乎情止乎禮的彼此尊重,是人人都需要的基本人道,即便是這麼微小的渴望,都能演變成愛情的導火線,更何況是一份理所當然的理解?
傷心的時候,要微笑,就是等待柏拉圖的愛情吧?那個年代的希臘人,要的就是旗鼓相當的交流,而非你我快速宣泄的男歡女愛。理解,才是地久天長的親密關係源頭;我深信,這才是導演真正想說的隱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