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在美國總統歐巴馬簽署了由參眾兩院通過的提高債務上限的法案後,中國大陸信用評級機構「大公國際」三日宣布,將美國信用評級從A+下調至A,信評展望為負向。
另外在目前國際三大評級機構中,穆迪(Moody's)與惠譽(Ftch)兩家信評機構二日確認美國的AAA信用評等,但均將美國的前景展望降為「負向」,強調如果國會未能頒布減債措施,而經濟也持續減弱,將會降低美國的債信等級。另一家主要的信評機構標準普爾公司(S&P)在將美國列入降級觀察名單前,已經把美國評級前景列為負向。
中新社報導,中國信評機構大公國際在此時宣布將美國本、外幣國家信用評級從A+調降至A,成為美國國債危機後第一個下調美國國家信用評級的機構。
大公國際表示,美國國會兩黨在美債問題上的博弈,突顯了美國政治體制對經濟基礎的負面作用。美國國家償債能力下降,必然啟動第三輪量化寬鬆貨幣政策,使世界經濟陷入全面危機。大公國際說,美元地位將發生「根本性動搖」。
大公國際信評機構成立於一九九四年,是大陸為了和穆迪、惠譽、標準普爾等三大國際信評機構抗衡而建立屬於自己的信評機構。
大公國際長期批評全球三大機構信評不公,有偏袒美國之嫌。七月美債問題仍在美國國會僵持不下時,大公國際就公開批評穆迪、惠譽、標準普爾雙重標準,不調降美國信用評級,總是找歐元區國家開刀。
歐巴馬總統二日簽署提高舉債上限與削減支出的法案成為法律後,穆迪投資服務公司發布聲明說,美國的債信展望如今已降為負向,意味穆迪可能在一到二年內,降低美國的主權信用評等。
穆迪公司的資深信用長海斯說,舉債上限的妥協「是邁向降低赤字與負債正途的一大步」,「美國需要做得更多,才能確保債務比會降得更低。」
美國債信評等若遭調降,將會傷害美國的威信與全球金融體系。摩根大通公司估計,信評降級會使美國一年增加一千億美元的借貸成本,而且會升高抵押房貸、汽車貸款以及所有與國庫券殖利率連結的相關放貸的成本,打擊面會擴大到美國經濟的其他層面。
海斯說,美國債信評級的問題可能在兩年內有所決定,但時間也可能大為提前。惠譽公司的主權債評主管萊利接受訪問時則說,惠譽公司能在中期內降低美國的債信,但近期的風險「並不高」。
惠譽預期在八月底前完成美國的信評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