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新竹訊】有病患長期服用雙磷酸類的藥物預防骨質疏鬆,卻影響拔牙後傷口骨頭的癒合,最後導致上下顎骨發生慢性骨髓炎。醫師表示,相關案件多數與牙科有關聯,如有服用此類藥物者,看牙時應主動告知醫師,也要積極的注意拔牙後傷口的癒合,才能預防慢性骨髓炎上身。
新竹有位八十一歲老奶奶,身體健康,平常還可以下田務農,只是有服用「福善美」來控制骨質疏鬆。半年前,她右下顎牙齒斷裂到牙科診所拔牙後,傷口時常流出一些分泌物或黃色的膿,但沒有不舒服,不以為意。
半年後,家人發現奶奶的右臉頰突然腫起來,帶她就醫後才發現,老奶奶當初拔牙的傷口沒有癒合好,從原本的傷口不斷流出黃色的膿,牙醫師覺得不尋常,將老奶奶轉到大醫院後才發現,老奶奶右下顎的骨頭只剩薄薄一層骨頭連接,最後診斷為「慢性骨髓炎」。
新竹馬偕醫院牙科醫師林倩伶表示,福善美(Fosamax)是一種雙磷酸的藥物,通常用於治療骨質疏鬆及某些癌症患者,近年來發現有不少文獻報告指出,有服用這類藥物的患者,會發生慢性骨髓炎的機會比一般人來的高,顯示雙磷酸類的藥物可能會影響拔牙後傷口骨頭的癒合,導致骨髓炎的發生。
「服用雙磷酸的藥物造成慢性骨髓炎的現象多發生在六十歲以上的老人」,林倩伶說,慢性骨髓炎是一種骨頭慢慢壞死的症狀,由於治療骨質疏鬆藥物的人多為老人家,老人家的癒合能力與免疫反應都較差,所以通常發現時,骨頭都已經破壞多時,也造成治療上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