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屏東訊】莫拉克颱風八八水災即將屆滿二周年,根據屏東縣政府統計,有關道路及橋梁的復建工程已完成百分之九十點四,另至八月底止,累計有一千戶災民入住永久屋,不過地方民代仍抨擊原鄉部落重建太慢,有的工程居然還未發包,「到底要叫災民等到什麼時候?」
以霧台鄉大武村為例,當地被評估為安全部落,去年底災民就陸續回到山上,但是聯外道路的復建工程仍未施工,屏東縣議員柯富國指出,「沒有路、沒有橋,村民豈不動彈不得?」
另外包括台二十四線及通往德文的屏三十一線,在受災二年後仍是柔腸寸斷,當地民眾每天來往於危險路段間,「不是和落石賽跑、就是要禱告才出門」。
儘管公路總局第三區工程處已全力搶修,但是因為災害實在是太大,加上地質鬆動及天氣變化等因素,都使得施工面臨重重考驗。
屏東縣工務處副處長楊慶哲指出,目前全縣的橋梁及道路復建,已有百分之九十點四完工,只有霧台至大武、神山及佳暮、谷川至佳暮等聯外道路尚未施工,主要是因為山區受災情形嚴重加上路況不佳,影響廠商的投標意願,以霧台至大武道路,縣府光在設計監造的招商上就一連辦了四次才完成。
另外莫拉克風災後,山區地形地貌有了很大的改變,很多工程必須重新評估可行性,並報公共工程委員會核定後才能施工,也延長了作業時間。
災民安置,原民處副處長蔡文進表示,本月十五日,新赤農場一百一十七戶的永久屋即可入住;本月二十南岸農場二百一十七戶永久屋也可入住,屆時累計己入住的災民將達一千戶,不過陸續有第二期計畫施工,預計要到明年,才能完成全部災民的永久安置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