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嶺對我來說是個幸運之地,是我人生的轉捩點!──賴英照
前司法院長賴英照,出身宜蘭鄉下的農校,於服役時在成功嶺擔任教育班長,帶領大專集訓班學生,在班兵的建議下苦讀一年多,終於考上大學,再公費留學到美國哈佛大學取得法學博士。
藝術,永遠不會退休!──黃光男
台灣藝術大學校長黃光男日前舉行新書發表暨榮退歡送會,儘管卸下校長職務,他仍熱情滿點地表示,未來將持續創作,於兩岸間散播美學種子。
離鄉的遊子若決定在土地扎根,就會找到返鄉的路。── 美農小組
全國各地關心農運的130位大學生,透過網路串連,自發組成「美農小組」,聲援農民「7‧16」夜宿凱道抗議,表達青年對堅持土地正義的決心。
心在哪裡,家就在哪裡!──褚士瑩
現任國際NGO組織顧問的褚士瑩,在30歲前走過80多個國家、出版30多本旅遊書。他在新書中分析現代人對「家」的感覺,指出兩岸社會演變得太快,導致愈來愈多人的「家」,是在微博、臉書上。
心裡很感動,覺得自己和祖先做著同樣的事情!──謝宏鑫
蘭嶼達悟族打造18槳大船「拜訪號」(Si Mangavang),歷經18天航程,抵達台北終點站,達悟勇士謝宏鑫表示,航程中想起祖先也曾這樣划著船航向大海,十分感動。
開始感到有祖靈保佑,覺得要全力奮鬥,拿出最好成績。
──馬耀.吉洛(陳鏞基)
職棒選手陳鏞基來自台東的阿美族,去年自美國返台打球時,向統一獅球團提出申請,希望向中華職棒聯盟登錄母語姓名,球衣並繡Ma Yaw Ciru出賽,從此感覺到祖靈力量的加持,也找回族群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