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國際貨幣基金( IMF)施壓,要求中國放手允許人民幣升值,此舉招致中國官員大加撻伐,中國官員將中國轉型消費主導經濟遭到延宕,歸咎於全球金融危機。
國際貨幣基金( IMF)前天稍晚發布聲明指出,IMF 的二十四名執行董事「廣泛同意,以中期觀之,強勢人民幣是提振內需、重新平衡經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IMF這次立場丕變,迥異於去年,去年代表一百八十七個會員國的IMF執行董事,對於人民幣低估與否看法呈現分歧。
在最新的報告中,IMF經濟家發現,人民幣「仍顯著低於符合中期基本面的水準」,報告還補充,以某種標準來衡量的話,人民幣過去一年不升反貶。
IMF中國事務官員喬克表示:「對人民幣看法有更多一致性。」人民幣匯率是「廣泛經濟改革的一組成部分」。
面對外界批評聲浪,中國這個身為全球次大的經濟體,在躍居IMF投票權第三把交椅,以及前中國人行官員朱民出任IMF副總裁後,中國在IMF扮演愈來愈舉足輕重的角色。
中國主管當局對IMF評估結果大表反對。中國政府罕見的授權中國駐IMF代理發布一份長達六頁的聲明,砲轟IMF的評估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