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台灣水韭是台灣特有種生物,原生棲地在陽明山夢幻湖,近年因其他水生植物入侵,面臨生存危機。今年學術界與保育團體展開搶救行動,經近半年努力已成功復育一萬二千棵以上的台灣水韭。此外,這次的復育計畫,更使得「小杏菜」、「連萼榖精草」等消失已久的植物再度重現,讓保育界大為振奮。
台師大生命科學系教授張永達指出,台灣水韭是台灣珍貴的特有種生物,夢幻湖是唯一的棲地,但九十至九十四年間,水韭植株逐年減少,生存空間被其他強勢的水生植物壓縮,棲地陸化情形更是嚴重,到今年初只剩零星幾株。為了搶救水韭,今年二月,張永達與陽管處保育課、荒野保護協會訂出搶救復育計畫。
荒野的溼地植物庇護中心萬里站站長陳德鴻說,當時在短短四天內投入約兩百人次義工進行搶救,義工們以徒手方式移除泥炭蘚等強勢水草,清出水韭的生長空間;同時踩踏池底泥土,也形成晶化泥土,可抑制湖底水源可能的滲漏,解決嚴重陸化的問題。
五個月來,夢幻湖的陸化情形大幅改善,水韭復育成功。荒野表示,經確認後,樣區內每平方公尺平均約生長四百棵台灣水韭,而水韭樣區面積有三十平方公尺以上,因此保守估計夢幻湖目前生長的台灣水韭高達一萬二千棵以上。
陳德鴻進一步指出,目前發現台灣水韭生長情形良好,另外也發現水毛花、針藺、台灣水韭混生,形成多樣性的生態;更可喜的是,一些原本已因夢幻湖陸化而消失已久的植物,例如小杏菜、連萼榖精草也因這次移除計畫,再度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