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就像果汁機,各地語言就像新鮮的水果丟進去,讓我們喝到豐富的文化果汁!──黃春明
作家黃春明於「全國台灣文學營」中演講,以「輕度中風」形容台灣本土語言:只要我們每天走一走、練一練,就會有進步。
很多時候是我們自己拋棄了理想,而不是被理想拋棄!──張泉靈
央視主持人張泉靈,應邀於母校北京大學畢業典禮致詞,他建議學弟學妹們反思:考填志願時填的是家長希望你讀的專業,選課時挑的是好拿分的課程,擇業時選的是有好前程的工作,那麼憑什麼要求擁有真心喜歡的事業呢?
我是「過來人」,知道他們在想什麼。──畢拉斯.拉外(阿豹)
阿美族青年「阿豹」,從台北隻身到屏東枋寮創作木雕,一度落魄到睡火車站。後來入駐藝術村,更成為當地問題學生的心靈導師。
練泰拳最大的收穫就是自信,做任何事都不怕難!──白哲倫
今年考上台師大的白哲倫,幾年前偷偷跟教練李智仁學拳,母親發現後與他協議,學業進步才能學;結果他脫胎換骨,成績突飛猛進。
台灣目前所面臨的生態危機,已經不僅是把祖先留給我們的自然資源耗盡了!──劉克襄
自然觀察作家劉克襄提出警訊,認為台灣已經預支了下一代、甚至下下代的自然資源,因此不能把經濟與環保當成對立角度去思考,而是應該站在同一陣線。
「善意」一旦被玩弄,感覺實在不好。──吳念真
一家公關公司邀請知名導演吳念真,為某平板電腦發表使用心得,卻在他未試用前,擅自代寫心得。吳念真在臉書上批評:「如果這是你們的『策略』的話,未來你們的敵人絕對會比朋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