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我四十三歲,男性,是一外商行銷員,為什麼夏天一到我的胃腸就鬧彆扭;喝了苦到不行的茶,火氣還是大?這十幾年來從沒停過,其間還得過幽門螺旋桿菌,究竟怎麼回事?
A:每年夏季都是各種腸胃道疾病的高發期,主因多與貪涼有關。喝冷飲會使胃腸道血管驟然收縮,刺激胃腸道黏膜,容易引起胃腸道痙攣性收縮而腹痛,還可導致消化系統功能失調,影響消化液的分泌,使身體免疫力下降。
尤其瞬間喝下冰鎮啤酒危害更大,因大量飲用會使胃腸道的溫度急速下降,血流量減少,進而造成胃腸生理功能失調,直接影響消化,嚴重甚至引發痙攣性腹痛和腹瀉、急性胰腺炎等急症。喝過量也會對心臟、肝臟及腎臟造成不良影響,還有痛風危險。
根據臨床統計發現,夏季患胃腸炎者近三成是「冰箱病」。一般家用冰箱冷藏室溫度大多在攝氏四度至十度之間,易孳生嗜冷菌,如果冰箱裡的食品受到細菌汙染,取出馬上食用,容易引起胃腸炎、腹痛、腹瀉等,建議食物儘量即買即食用完,洗過的水果從冰箱取出要再清洗,剩飯剩菜要加熱才可進食。
坊間流傳降暑吃「苦」,苦味食品中,苦瓜和茶葉是最常見的消暑食品,炎炎夏日適當吃,不僅能清心除煩、醒腦提神,還能增進食慾、健脾利胃。但苦雖然有清熱瀉火的作用,清除的卻不一定是心火,苦味也可旺心氣。夏季心火本旺,如果食用過多苦味食物,心神容易渙散,且會傷胃腸,引起胃部不適,並出現噁心、嘔吐或腹瀉等副作用。
夏季炎熱,常吃不下、睡不好,免疫力因此下降,此時幽門螺旋桿菌更容易孳生,導致胃病高發。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是屬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等最常見的病因,也是胃病不癒和反覆發作的重要因素,要注意飲食和生活調理。
為了防止胃病傳染,家中最好實行分食制,大人千萬不要口對口餵食小孩,並做到餐前便後洗手,且保持口腔清潔衛生。
註:冰品冷飲不宜在飯前、飯後半小時內吃,否則會影響胃液分泌。
(作者為行政院衛生署暨國民健康局運動健康促進指導老師、中醫博士 趙叔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