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為正確掌握病患血管是否暢通、乳癌是否有淋巴結轉移,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以螢光顯影術,做精確的病灶定位和即時動態影像,猶如開刀的SNG(利用衛星傳送新聞現場的情形,直接播出),提高手術成功率,供患者另一項選擇。
北醫附設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洪進昇表示,過去要偵測乳癌是否有淋巴結轉移,要先找出前哨淋巴結,並做病理化驗,就能知道是否轉移;但一般常以傳統顯影劑、放射性同位素做前哨淋巴結定位,而傳統顯影劑還要依賴肉眼判斷,放射性同位素則有輻射風險。
洪進昇說,現在有螢光顯影術,透過螢光顯影並照射紅外線,若呈現螢光現象則可能有癌細胞轉移,偵測率達百分之九十九點三。
另外,北醫附設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曹乃文表示,一般外科血管疾病手術需輔以血管或淋巴攝影以確認手術成效,而傳統造影術必須使用X光及顯影劑,病人與手術人員都必須暴露於放射線之下,且顯影劑可能造成病人腎功能損害。
他說,螢光顯影術無需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或傳統顯影劑,患者不必承受輻射劑量,也不會有腎臟受損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