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書寫春聯、張貼春聯,是中華民族的一種傳統習俗。民國初年,天津民間文人在春節前夕,沿街設案書寫春聯出售,稱為「觸黑」。
當時,被逐出清宮的宣統皇帝溥儀定居天津。他喜歡舞文弄墨打發時光,有識之士稱讚其文字為「御筆」、「墨寶」,紛紛求字收藏。
有一年春節,溥儀突發奇想,仿效民間文人到街頭「觸黑」。他微服打扮,戴副眼鏡,自備文房四寶,給沿街商鋪書寫春聯,每副開價銅元三、五枚。
商家瞧他滿臉倨傲的神情,書法頗佳,落款「青巾」,但是名不見經傳。有的付完錢後,當著他的面將墨跡未乾的對聯撕得粉碎,擲在地上,讓溥儀難堪。
一天上午,他寫了七十多幅春聯,過足了「書春」的癮,也受了一肚子冤枉氣。
次日一早,他派人以每幅一百枚銅元的高價回收落款「青巾」的春聯。最後好不容易才回收到保存完好的四幅。
「青巾」即「清帝」的縮簡。這個消息很快傳到商家的耳朵裡,大家都後悔莫及,感嘆送上門來的「財神」,讓自己丟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