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麥寮廠風力發電機組的第二期工程今年展開,工業局透過「工業合作機制」,要求國外供應發電機組的系統廠商,其設備零組件及次系統,須有一定比例在國內採購,藉此建立本土化設備零組件供應鏈。
「工業合作機制」一般稱為補償貿易,係指政府利用對外採購案,要求外國廠商依採購案總金額某一特定比例的額度(稱之為「工業合作額度」),在國內投資或採購,藉此引進部分關鍵技術,或帶動國內相關設備零組件的自製率。
台電麥寮廠風力發電機組採購案中,「工業合作規範」就明確定義,相關零組件須在台灣採購的部分,包括發電機組系統、葉片、增速齒輪箱傳動機構系統、輪轂、葉片轉軸等設備。藉以建立我國風力發電工業維修及零組件供應自主能力,極具指標意義。
除了要求採購我國產銷的零組件,政府也會在大型對外採購案中,要求外國賣家對我國進行技術移轉。
不論是零組件的國內採購,或技術的移轉,都是深化台灣企業發展的重要途徑,對於要花費數千億元的軍購案,政府更應落實「工業合作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