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無所爭,福田用心耕」,自孩子離家再度回到二人世界,男耕女織的樂趣得以重拾,丁守中扛鋤頭,溫子苓拿針線,在禪意間拈花微笑,蒼穹的雲卷雲舒也望盡心中,拋開紅塵紛擾,以田園生活迎接後中年期的都市樂活風,成就了怡淡自在的「養生」功課。
丈夫戴著斗笠,流著汗的模樣其實早已深植溫子苓心中,她記得,丁守中帶她回鳳山見未來公婆的那一天,繁花綠樹紓解了第一次進門的壓力,透過滿園芬芳,她看到一個家庭的寧靜淡遠,院落梔子花的香氣,到現在都沒散……
等成了家,搬進石牌公寓,丁家第二代把南部的閒淡搬進陽台,無所不種,生薑、辣椒,甚至種果樹。「把吃完的水果核播種,再改種到樓下的公園裡。現在公園裡有兩棵龍眼樹、兩棵芒果樹和一棵枇杷樹,都是和孩子一起種的。」溫子苓莞薾一笑說,這幾棵樹結實纍纍,「只是種在公園裡,我們反而不好意思去摘。」
陽台上還種葡萄,她數一數,「有二十八串呢!不過我們只吃了一串,其他都讓外頭的小鳥蹦蹦跳跳的吃了。」陽台上的成果,山苦瓜和瓠瓜最不領情,興起丁守中當真正農夫的心思。「他跟我媽媽去借錢,自己再拿公寓貸款,在北投山上買了一塊幾百坪的農地,種出最貴的蔬菜。」
立法院同事叫丁守中「丁炒手」,知他除了種菜,廚藝也高超,童子軍時就拿過烹飪比賽冠軍,他自信的說,做菜不成問題,卻是「勞力密集」的真功夫,若有超過八萬人在臉書上表達「想看丁守中做菜」,他會再為大家穿起圍裙、洗手作羹湯。
現在,自廢武功,掌廚的已換成溫子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