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受長江中下游嚴重旱情影響,中國大陸五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預期走高。
新華社全大陸農副產品和農資價格行情系統監測數據顯示,與五月一日相比,五月二十二日的鯉魚、鯽魚、草魚價格分別上漲百分之八點二、百分之六點三、百分之四點五。
除水產品外,農產品價格也在旱情發展下蠢蠢欲動。位於長江中下游的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蘇五省,向來是中國大陸的魚米之鄉,湖北、湖南、江西三省早、晚稻面積、總產量分別占大陸的百分之五十四點三、百分之五十五點七。
中國大陸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辦公室統計顯示,截至五月二十九日,大陸耕地受旱面積一點零四億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五省受旱面積四千五百三十五萬畝,占全大陸受旱面積的百分之四十三點四。
江西省社會科學院農村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尹小健指出,供應短缺必然引發價格上漲,由於CPI中食品類權重占百分之三十左右,CPI將更加居高不下。
有報導指中國大陸五月消費者物價指數恐高達百分之五點七,六月甚至可能飆破百分之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