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端午將屆,粽香四溢,台北市衛生局前往食品製造業、粽子專賣店、傳統市場等粽子販賣場所,抽驗一○二件各式粽子、餡料及粽葉等產品,檢出十二件不符規定,不合格率約一成二。
這次抽樣的產品,分別是三十六件粽類、五十一件餡料、十件粽葉及五件調味料,結果檢出十件蝦米、十件粽葉、七件榨菜及五件調味料不合格。
針對這些不合格產品,台北市衛生局除勒令北市販售業者下架、回收外,也同時移請來源所轄縣市衛生局處辦。不合格的十二件產品,若查證屬實,將依據食品衛生管理法第十二條規定,處罰製造業者三至十五萬元罰鍰,並將產品回收、銷毀。
台北市衛生局藥物食品管理處長姜郁美提醒民眾幾個選購粽子及其配料的小撇步:一、粽葉太綠或是聞起來有淡淡硫磺味等化學藥劑味道,或是粽葉來源不清楚者,應拒絕選購,以免不慎購買到黑心粽葉。二、購買粽子時,應向衛生良好的販售場所或製造場所購買,並檢視粽子外表是否破損而致內容物外漏,甚至黏稠成絲狀者。
另外,姜郁美提醒消費者,如果蘿蔔乾來路不明、過白或有嗆味,最好不要購買;菜脯烹調前可先用熱水浸泡沖洗,並將泡過的水倒掉,減少防腐劑殘留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