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毒物 擬修法加重刑責

張雅雯 |2011.05.30
884觀看次
字級

【記者張雅雯台北報導】針對食品添加物「起雲劑」含塑化劑引發的食品安全問題,昨天上午行政院副院長陳←召開跨部會會議,要求五大類食品,必須提出安全證明文件才能繼續販售,實施範圍除了大賣場與超商,也擴及校園、販賣機、雜貨店、網路等通路。

此外,為了遏止不肖廠商將含毒化學物質替代原材料,以降低成本謀取暴利,衛生署本周將提出《食品衛生管理法》修正草案,對不肖廠商提高罰金與刑責。

衛生署比對兩百零六家昱伸、賓漢的中下游廠商,其中有一百五十九家確定使用到受汙染的起雲劑,高達五百零六項商品受影響。外傳疑似有第三家廠商生產含塑化劑的汙染起雲劑,經過板橋地檢署搜索,目前未發現有不法情事。

衛生署長邱文達是跨部會緊急應變小組指揮官,前天宣布包括運動飲料、果汁飲料、茶飲料、果醬果漿果凍類、膠囊錠狀粉狀等五大類食品,必須提出安全證明文件,才能繼續販售,昨天下午親自巡視內湖家樂福等通路,逐一檢視這些文件,強調要恢復消費者對「MIT(台灣製造)」的信心。

衛生署副署長蕭美玲則說明跨部會決議事項,她表示業者提出的安全證明文件,除了未含六種塑化劑的檢驗證明最有力,也可以提出來源證明的切結書,確認原料不是來自昱伸或賓漢。不過第二種作法遭質疑萬一再有未爆彈即失守,蕭美玲指出,行政作業必須重點處理,也避免檢驗能量不堪負荷,未來若真的有新事證,再進一步處理。

通路下架行動,以超商與大賣場行動最迅速,蕭美玲表示內政部將啟動民政體系,使這項公告落實到全國各縣市鄉鎮村里;教育部也將通報全國各級學校,停止在校園內販售可能受塑化劑汙染的五大類食品。

對於引發汙染的不肖廠商,衛生署提出《食品衛生衛生管理法》的修正案,提高處罰金額以及刑責,蕭美玲表示修法內容最快本周可送行政院,與立委提出的版本一起在立法院討論。

衛生署也與經濟部商量,未來希望讓食品添加物的工廠能達到GMP標準,對原料來源等建立食品履歷制度,並要求加工廠須有專業食品人員對督導品管。

至於塑化劑的管理,衛生署與環保署也初步交換意見,但目前仍無結論。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