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心之聲象湖講壇》星雲大師闡釋生命的發展、昇華

王普玉 |2011.05.26
1940觀看次
字級


星雲大師為講座題贈一筆字「心之聲」。圖/人間設記者慧豪

【人間社記者王普玉南昌報導】「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軫,地接衡廬……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八十五歲的星雲大師背誦起青少年時期讀的〈滕王閣序〉,場內九百餘人,響起了熱烈掌聲。這是江西省宗教文化交流協會主辦的「心之聲」象湖講壇首場講座,二十四日濱江賓館大會堂迎來大師「生命的發展與昇華」的講說。

大師以父母生養的生命、社會的生命、超越的生命和永恆的生命,分別闡釋「生命的發展與昇華」,表示人到世間最重要的是生命,身體是一時的,生命是永恆的、不死的。一般人從物質滿足到精神、藝術生活的要求後,就會希望更超越,不斷發展、昇華,最後會思索:「生命是什麼?」

大師指出,生命就是我們的心。常說「你不懂我的心」,其實我們又何嘗知道自己的心?心看不到、摸不到但有作用,心像村長指示眼耳鼻舌身種種活動。

王陽明有云「擒山中之盜賊易,抓心中之盜賊難」,所謂心猿意馬,要了解生命,就要從心開始。佛不要我們信他,但不能不信自己、不改進自己的心。

大師說,隋唐起,江西出產禪,禪可以說代表了中國佛教,馬祖道一禪師、五宗七派,都在江西,禪不僅是江西的文化代表,也是中華文化的資源。他強調禪不是佛教的,禪是每個人的心,並舉金代禪師不為生氣種蘭花、一休揹女人等故事闡釋禪心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引起陣陣共鳴的掌聲。大師鼓勵在座者,生命的發展要發「增上生心」,為兒女教育、家庭、事業、生活、眷屬、朋友更超越、更美好。

有人提問如何才是圓滿的放生?大師回答:「順乎自然就好,最好是放人。」不當的放生等於放死,比方過壽叫捕魚捕鳥來放生。不殘殺就是放生、愛護生命就是放生、不虐待就是放生。

有人問到青年要不要受五戒?大師表示,現在中國崛起,帶著歷史的使命,但是這還不夠,國家強人也要強,五戒就是最好的方法。因為五戒就是自己的管理,佛祖不要我們受五戒,是我們自己需要受。也不一定信佛教,最好自己做佛,因為人人是佛,人人平等,只要肯承認我是佛,當下就會偉大。尤其江西出禪師,人人承認「我是禪師」,江西會成為全世界的模範。

講座由江西省宗教局謝秀琦局長主持,並要求講述「五指爭大」的故事。大師指出,小拇指雖小,但合起掌來最靠近佛祖、聖賢、父母、祖先。其實不要比,團結起來最重要。大師並應邀為該講座題贈一筆字「心之聲」。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