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光山寺住持心培和尚(中間穿紅祖衣者)於香港佛光道場主持一日精進念佛,圓滿時心培和尚與大眾合照。圖/香港佛光道場提供
【人間社記者張泳雯、緋緋、王美麗香港報導】香港佛光道場十四、十五日舉行「環保與心保」系列活動—精進念佛一日修持、精進禪修一日修持,禮請佛光山寺住持心培和尚主法,兩天逾三千兩百人參加。
十四日,大眾在心培和尚、香港佛光道場住持滿蓮法師帶領下,整天佛號不斷,法音滿溢整個道場。心培和尚於每支香別中皆開示念佛之要,期勉大眾老實念佛,培植福德因緣,具足三資糧,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三心念佛 報恩度眾
「為什麼要念佛?」心培和尚指出,念佛是為了報恩,「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應把誦經、念佛的功德迴向「父母恩、眾生恩、國家恩及三寶恩」,大家可以生起救度眾生之心,更精進的修行,令本期的生命更具意義。
如何念佛才能與阿彌陀佛相應?應以《觀無量壽經》中的「三心」
│「至誠心」、「深心」、「回向發願心」,追隨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的教導,深入經藏增長智慧,學習阿彌陀佛大慈大悲的大願,有朝一日定能花開見佛,乘願再來廣度眾生,共證菩提。
心培和尚說,茫茫苦海中,念佛就像是救命船一樣,應少欲知足,過淡泊的生活,花更多時間延續自己的法身慧命。
十五日的精進禪修一日修持,因有不少初參,維那慧炬法師在禪坐前特為大家講解規矩、數息方法及作用等,並鼓勵大眾珍惜殊勝因緣,感激大眾成就,清楚每一當下。
觀心識心 增長善念
心培和尚教導坐禪的姿勢及調身、調心、調呼吸方法,隨後,心培和尚為大家講解修行的「四念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強調若能正觀心起貪心、執著,就會生厭離之心,故此我們要好好認識自己的心;然後以「四正勤」自我檢視,令善念增長,惡念消除。
心培和尚以數則故事說明,修禪到一定功夫,會有境界考驗,這時要「佛來佛斬,魔來魔斬」,否則就會為境所惑,有如禪僧差點墮馬腹、牛胎中。
他更強調坐禪要清楚心念,並要「參禪」,找回本來面目。而且,須明瞭佛法不離生活,所以古來禪者多要學僧在出坡作務中、生活中體會禪心,開發般若智慧。
慈悲服務 奉行四給
心培和尚叮嚀佛教是奉獻的宗教,而非祈求,要慈悲地服務,奉行四給精神修菩薩行,要了解星雲大師宏願,謹記佛光人工作信條,以不同活動接引眾生。
座談會上,有學員表示,在和尚的開示指引下,向內觀己,漸能覺察自己的念頭,安住身心,不被外境所牽。有的深明時間是生命,過去浪費太多時間在色身上,未來會多用心修禪參學。
最後,心培和尚提醒大家,修行是漫長的路,大家要有耐性、恆心。此外,勉勵大眾要生生世世不忘眾生因緣,要報答四重恩,朝修道方向好好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