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凍生命的樂章--雨過天晴 生意盎然

陳宏(劉學慧/整理) |2006.08.07
427觀看次
字級

大暑天,真沒想到,慧義法師會在讀書會的慧琳、秀蘭師姐陪引下來看我。

我曾參訪過佛光山所屬的的南非南華寺,當時慧義法師為當家師,博學多才、平易近人,叼擾多日,也受教良深。並以南華寺為中繼站,參訪在中部的布魯芳登,與南部開普敦的禪淨中心及佛光會。

從台灣到南非的移民,與到加拿大與澳洲者不同,他們多是被當年南非政府,獎勵外資的優厚條件所吸引,把台灣已紮根的產業,連根拔起,想移殖到南非這塊土地上,可是始料未及,由於習俗各異,認知差異,一切都變成文字遊戲。

早年白人專政,種族隔離,治安確屬良好。但台灣移民是有色人種,不算白人。後來黑人翻身了,又把台商視為一塊肉。

台灣的中小企業,創造了台灣奇蹟。台商在南非,更展現了無比的堅韌與絕處求生能力,但多是單打獨鬥,勢孤力薄。

及至佛光山在南非各地,設立分支機構,派駐法師雖不多,卻發生了凝聚僑情的作用。

組成佛光會,於共同信仰下,互信互助,交換商情與經驗。我曾參加過他們的聚會,幾十戶人家闔第光臨,小朋友們很自然地玩在一起,大人們則在準備膳食間聯誼。法師的慈容笑貌,能使每個人感到暖在心頭,氣氛有些像大家族過年。

參觀過幾家台商工廠,也了解了他們家居及子女上學情況。在高速公路休息站,看到台商車隊,他們說要去南華寺,參加八關齋戒。

表象的安逸裡,有內心的恐懼,怕的是罷工,明搶暗偷。在南非,攔路搶劫已不是新聞,不過慧義法師帶領我們到約翰尼斯堡逛街,走遍大街小巷,解說習俗民情,路旁黑人看到法師,都做出「中國功夫」架勢表示敬意,親如兄弟。

曾聽說,慧義法師已回台灣,在北海道場,但有人到北海道場,又沒看到他。最近妻回山研習,經同參介紹,得識法師,並立即與我通話,說他勤於繪事。

果然見面的第一件事,就是贈畫給我。是一幅寫荷之作,佈局奇特,以一枝獨秀的姿態,突顯一片被狂風暴雨襲擊撕裂的荷葉。法師用墨的濃淡,用筆的剛柔,勾勒出不完整中的完整。重點描述在下側,寫花、寫葉,都生氣勃勃,顯然已雨過天晴了。

題詞為「陽和不擇地,海角亦逢春。」署名佛光山香光亭長慧義。

香光亭在不二門側,原來法師職司不二門一帶環保,依照法師說法,就是掃地。

在佛門,「掃地」算的上一門哲學。古德先賢因掃地而開悟證果者,佳話頻傳。

落葉來自樹上,觀察每一棵樹,樹種雖同,但個性有差異,葉片、脈絡與脫落時間,各自不同。法師把掃落葉比喻作去煩惱,一旦清除,心境清淨,但新的一波必然會來,還是要清除。

佛家說:「煩惱即菩提」,破解煩惱,才能見菩提。

慧義法師表示,很喜歡這種集工作、運動、修行於一體的任務。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