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近來陽光惡毒,烈日當頭,許多愛美人士出門前都會塗抹防曬乳液。研究發現,防曬係數只能抵禦紫外線B(UVB)對皮膚的曬傷,卻無法抵擋紫外線A(UVA)。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表示,UVA可能誘發皮膚癌與白內障。
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昨天公布國內首份UVA與UVB檢測報告,結果顯示,同一時間地點的UVA輻射通量為UVB百倍以上,看不見的傷害更嚴重。以上午八時至九時來說,UVB輻射通量為零點一至零點一五,屬於低量級,但UVA卻已高達十八至二十三個輻射通量。
調查也顯示,每天上午十時至下午三時間是UVA與UVB的輻射影響最嚴重時段,外出最好擦上防曬油,並穿著長袖衣物。
UVB會導致皮膚曬紅、曬傷,長期造成皮膚老化與白內障;UVA則因波長較長,易穿透較深層的真皮層,導致皮膚老化、皺紋、長黑斑,甚至誘發皮膚癌與白內障。
基金會表示,一般標示的「防曬係數」(SPF),僅表示防止會引起曬傷的UVB輻射,並不包括可抵抗UVA紫外線。在天空有雲的情況下,UVB監測值可能很低,但UVA仍可能很強。
為讓民眾清楚了解UVA嚴重性,環品會發展出國內第一套UVA指數,將定期發布,量級從零至十五間,其中可區分出,微量級(零至二)、低量級(三至四)、中量級(五至六)、過量級(七、八、九)與危險級(大於十以上)。
有關UVA完整防護訊息,有需要者可至環品會網站www.envi.org.tw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