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發現老公有小三,毅然提出離婚,事後老公後悔,想再復合,但我已身心俱疲。我經濟獨立,需要為了讓年幼小孩有個健全家庭,而接受復合嗎?如本性難改,互相指責對方,爾後會幸福嗎?
福報禪師答:夫妻之間的課題,從來就不是「非黑即白」那麼簡單,《佛說孛經》裡有一句話說:「如人不能泅,不當入深水」。婚姻如水,此水不一而足,是深?是淺
?不能用同一刻度一概而論,只有真正涉足其中的人,才能明白箇中三昧,要不要復合,很難給你一個定論,但是有一些問題是值得審思的。
有一齣戲:一對年輕夫妻,兒子讀的是明星幼兒園,上學是爸爸媽媽送,放學是爺爺姥姥接,尋常日子過得平靜而幸福。不料妻子因故懷疑丈夫有小三,兩人開始無窮無盡的吵吵合合。原本集三千寵愛的兒子,在一次夫妻爭吵中,被妻子誤傷,兩夫妻在醫院裡懊惱非常,彼此約定不再吵架,一家三口似乎回到往昔的幸福平靜。
但是一旦夫妻心裡有了疙瘩,一點點芝麻小事就能引起新仇舊恨,兩夫妻日後還是不斷爭吵。在一次大吵中,小兒子一聲不響拿了把水果刀,在互相丟鍋砸碗的父母眼前,用力朝自己的小手劃下去,鮮血湧出。夫妻驚覺,停了吵架,哭哭啼啼把兒子送到醫院,兒子不哭不鬧,卻也不再開口。直到爺爺姥姥趕到醫院,抱起寶貝孫子,問他為什麼要傷害自己,才丁點大的小孩,天真的回答:「我上次受傷,爸爸媽媽就不吵了!」
基本上,健全的家庭對小孩子當然是好的,但「健全」的定義,不單指父母雙全,還不能存有陰影導致彼此心態扭曲。至於「如本性難改,互相指責對方,爾後會幸福嗎
?」的問題,真的不用問別人;你的疑慮那麼深,又還在身心俱疲的狀態,照理說不適合復合,只是世上只有情難說,情與理,孰輕孰重?你若有定論,自然會有答案。
最後送你《佛光菜根譚》中的一段話:「一等丈夫:幽默說笑,助理家務;二等丈夫:喝茶看報,讚美太太;三等丈夫:氣勢凌人,嫌東嫌西;劣等丈夫:在外交際,遊蕩不歸。一等太太:治家整潔,賢慧有德;二等太太:慰問丈夫,讚美辛勞;三等太太:嘮叨不休,嫌怪家事;劣等太太:搬是弄非,製造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