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導,軍公教調薪百分之三定案,各大學將增加人事負擔,因而學雜費喊漲,教育部長在立法院明確承諾,一百學年度公立大專院校學雜費凍漲,也要求私立大學不得調漲學雜費,只要調漲,就減少補助經費。
其實每逢軍公教調薪,大學就醞釀調漲學雜費,認為不調漲無以為繼,無法提升教學品質,有些學校甚至凍結升等,以節省人事成本,這些作法不但不能讓大學進步,反而有往下沉淪之虞。
以歐美先進國家為例,德國幾乎所有大學都是國立,所有經費都來自政府,學雜費全免,甚至對外國學生亦然,但整體科研水平很高,尤其是超小型的精密馬達和汽車工藝獨步全球,因此有多所大學名列世界百大。
美國州立大學和社區大學的學費,相較於私立大學便宜許多,本州學生還可享較為低廉的學雜費;加拿大的居民和公民,可享有較外國學生絕對低廉的學雜費。
綜合先進國家作法,筆者建議,國內可以兩種方法解決大學學雜費問題。一是國立大學全面免學雜費,由政府全額補助,並取消政府對私立大學補助,包括五年五百億、教學卓越計畫、重點獎補助等,全面自籌經費,學雜費自訂,教育部計畫未來全面實施申請入學,各校可主動出擊,只要認為誰夠資格,且當事人願意就可入學,程度好的學生可給予獎學金,如此私立大學就不會坐以待斃,只要有心就可辦出高教學品質,以吸引學生。
二是讓公私立大學學雜費相同,如此公私立大學就處在相同起跑點,不會有後段班大學的問題,這會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例如私立國中很受歡迎,而公私立高中職實施均一學雜費後,有些私立學校的排名超越了國立學校。
建議政府應從根本思考大專院校學雜費問題,不要再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如此方能提升大學的品質。
本榮(桃縣中壢/大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