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經典椅 上 文/light整理 圖/學學文創 |2011.04.17 語音朗讀 223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1900至1920年 第一代設計師 隨著20世紀展開,社會問題成為歐洲勞資衝突的根源,美國經濟則持續快速擴張。科技的進步引起一般大眾的注意,藝術家與設計師則以理性取向的美學形式取代19世紀後期的風格實驗。「設計師」這個職業在當時並不存在,打造第一批工業化量產家具的,大多以維也納為基地的知名建築師。此種將設計與製造區隔為兩個獨立階段、由不同的人來負責發展,今日一般認為是「設計」成為一種專業的起始。創作者:Carlo Bugatti 生於米蘭的Carlo Bugatti,是一名身兼數職的設計師。1888年,他在米蘭的工藝展覽會展出自己設計的家具,他的作品帶著濃厚的異國情調,他運用木頭、青銅與羊皮紙等材料,裝飾自己的家具創作。同年夏天,他的作品在倫敦的「義大利博覽會」上展出,並得到獎項肯定,自此他獨具個人風格的家具設計,開始為他帶來名氣與擁護者。 創作者:Charles Rennie Mackintosh 生於蘇格蘭的查爾斯‧麥金塔,是一名建築師、雕刻家、畫家與家具設計師。麥金塔從日本東方美學中獲得啟發,設計偏好黑白色,以工整優雅的水平垂直線條,勾勒出簡單的幾何形體。透過這款高背椅,我們可以發現麥金塔企圖以簡潔有力的方式來創造新的裝飾美學,水平與垂直的設計元素間,整體的比例與和諧性都達到了極致。1921至1930年 現代主義的突破 一次世界大戰後僅僅數年,急遽發展的經濟帶領歐美主要城市進入欣欣向榮的時期。1920年代最重要的前衛藝術中心之一是包浩斯設計學院(Bauhaus)。包浩斯嘗試在簡約、實用的設計原則,與人們的需求間尋找有意義的連結。這個年代後來被稱作「機械時代」。包浩斯設計師Marcel Breuer所設計的首款家庭用鋼管家具(1925年),以及Ludwig Mies van der Rohe所設計的懸臂椅(1927年),皆為調合藝術美學與工業量產的重要作品。創作者:Ludwig Mies van der Rohe 創作者是最著名的現代主義建築大師之一。1925年至1938年間,Ludwig Mies van der Rohe與女性設計師Lily Reich有著緊密的合作關系,在她的協助下,Ludwig Mies van der Rohe完成了許多重要的家具創作。這裡展出的這款懸臂椅,就是兩個人共同合作發想的作品。創作者:Marcel Breuer由板條架構而成的椅子,基本上還是遵循了「風格派De Stijl」的設計原則。具有彈性且傾斜的椅座,與用來支撐背部的彈性皮帶,提供了符合人體工學的舒適感。1931至1940年 前衛─造型─壓抑1928年股市大崩盤終結了經濟榮景,世界經濟危機席捲而來。美國政府針對經濟危機的效應,採取刺激工業和農業的生產力的積極對策。設計變成一種能夠成功行銷產品與增加正面經濟效益的工具。這股追求外觀造型的設計風潮讓流線型在當時蔚為風尚。流線型充滿活力的有機形狀必須歸功於塑膠的發明與其他全新的製造方法。創作:Marcel Breuer Iskon是一家1929年成立於倫敦的建商,1935至36年間,該公司聘請Marcel Breuer設計一系列家具,Breuer以他在1932年左右製作的鋁製躺椅為設計原型,採用膠合版為Isokon設計出這張椅子。這是「現代主義」展露頭角的重要象徵,獲得許多博物館收藏。1941至1950年 二次大戰期間的設計 二次世界大戰讓歐洲藝文活動進入沈寂時期。設計師在遠離主要戰場的美國,找到較佳的工作環境。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響應大眾對有機及流線造型的興趣,認為其不失為有別歐洲前衛派直角風格的另一種發展方向,在1940年舉辦了「家具有機設計」競賽。Charles Eames Eero Saarinen以立體成型合板椅座的新穎椅子設計奪下首獎。創作者:Eero Saarinen 這張稱為子宮椅的作品,可以說是創作者與另一名設計師Charles Eames,共同腦力激盪的結果。他們試圖利用輕薄的木材,製造出在視覺上有立體效果且線條流暢的作品,這個概念讓他們同時在1940年由「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舉辦的「有機設計家具大展」中大放異彩。這張椅子椅身的填料採用發泡乳膠,而鬆軟座墊與靠墊提供了莫大的舒適感,讓人可以得到獨特的安全感,就像回到母親的子宮一樣。Saarinen不論在工藝技巧與外型設計上,皆樹立了新的標竿,他因此得到「子宮椅」的專利權。創作者:Charles and Ray Eames 雲朵椅的椅身是兩片薄薄的玻璃纖維外殼,中間包覆著硬橡皮墊。與子宮椅造型類似,差別在於雲朵椅沒有坐墊,而且椅身是由五根金屬棒,斜角固定在兩根交叉的木棒上直接撐起來。設計師挖空椅背和椅座的交接處,讓椅子看起來更輕盈。這種將椅子體積最大的部分挖空,營造輕盈效果,也是許多雕刻家的慣用手法。 前一篇文章 彩繪信封 下一篇文章 百年經典椅 (下) A Hundred Years Chairs 熱門新聞 01佛光山攜手多倫多大學 合作推廣人間佛教2025.07.08026年新低 前5月建物抵押棟數 年減24%2025.07.08032幼熊越獄 嗑光一周存量蜂蜜2025.07.0904【遊藝筆記】 香魂莫逐冷風散 (上) 2025.07.0805【斗室有燈】我見過利刃般的眼神2025.07.1106荷蘭獨特國粹 撐竿跳河大賽2025.07.1007【論愛談情】愛與界線2025.07.0808WCF主席尼爾森 全家參訪台北道場2025.07.1009減碳救地球 大馬1.5萬人復蔬路跑2025.07.1010比利時佛光山 佛光家庭祝福禮2025.07.09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