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突如其來的地震令人措手不及,台北科技大學土木與防災研究所研發的「震害風險快速評估系統」可預估震度,搭配耐震能力資料庫,可模擬建物受損程度,有助縮短災後救援時間。
北科大土木與防災研究所所長宋裕祺昨天表示,地震對地表的破壞程度,取決於地震發生時造成的地表加速度;所上蒐集一九九○至二○○三年,全台七百多個強地動測站的地震紀錄,利用迴歸分析算出地表加速度衰減律的公式,再將全台國土網格化,算出每個位置的地表加速度。
宋裕祺說,為驗證系統是否準確,研究團隊針對二○○四至二○一一年中央氣象局公布的地震資料進行驗證,發現系統預估的地震強度,和中央氣象局公布的震度分布圖很接近,可見系統具有一定的準確性和可信度。
宋裕祺表示,只要在系統內輸入地震規模、震源位置和深度以及要預估的台灣的地表位置,五秒內就能推估震度;不只能幫助地震防災策略訂定和防災演練,對救災指揮官而言,了解各地震度也有助縮短災後救援時間。
除了震害風險快速評估系統外,北科大土木與防災研究所也建置一套橋梁建物耐震能力評估資料庫,配有部分建物和全台二千多座橋梁的耐震能力資料。
宋裕祺說,耐震能力資料庫不但能用來檢視建物和橋梁的耐震力,也可作為地震保險的參考數據,耐震能力高的建物,保費可降低;目前國家防災中心也已和所上接洽,不排除合作的可能性。